盡管史迪威一行拼命追趕,但是始終沒能趕上杜聿明和他的大部隊。電臺同他們聯系不上,壞消息卻不斷傳來:遮放失陷,八莫失守,日軍第五十六師團主力已經渡過伊洛瓦底江上游,密支那危在旦夕。再往前將無路可走。密支那以北是一片荒無人煙的沼澤地,沼澤被夾峙在聳入云霄的野人山脈和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中間,北端則橫亙著另一堵不可逾越的高墻——“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
五月六日,史迪威趕到英多,然而杜聿明的大隊人馬已經離去整整一天。
英多是緬北山區(qū)公路上一個小鎮(zhèn)。它距密支那還有三天路程,與印度英帕爾隔著兩架大山,中間有條趕馬人小道可通?,F在,擺在史迪威和他那一小隊人馬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向北,繼續(xù)追趕杜聿明;或者向西,趕在雨季到來和日本人封鎖邊境之前翻過大山,撤退到印度去。
緬北是條可怕的死胡同,日本人一旦搶占密支那,中國人不僅無法回國,那時候想撤退到印度也為時已晚。
杜聿明為什么看不到這個危險呢?
史迪威仰望天空中翻滾的濃云,百思不得其解。
美國將軍在英多小鎮(zhèn)上盤桓了四十分鐘,最終決定放棄繼續(xù)追趕中國人的徒勞舉動。關于美國將軍丟下大軍只身逃到印度的非議便從這里開始。
當天,小隊伍得到命令補充給養(yǎng),然后轉向西進的小路。
早晨起來,史迪威清點人數,意外發(fā)現隊伍里增加了許多陌生面孔:有丟盔卸甲的英軍突擊隊員,有疲憊不堪的基督教醫(yī)院護士,也有一些歪歪倒倒的逃難者和他們的家屬。其中還有人挺著大肚子,竟是個緬甸孕婦!
上帝!他在心里嘀咕道,這不成了難民收容隊了嗎?清點人數的結果,他的隊伍整整擴大兩倍半,一共一百一十五人,包括那個即將出世的小戰(zhàn)士。
史迪威皺起眉頭。
首先是糧食將出現恐慌。原先準備的半個月干糧只夠維持五天,藥品早已沒有補充,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趕在雨季到來前翻過大山。敵人一旦封鎖邊境,他們就會被洪水、饑餓和疾病困死在原始森林中。
一名中尉提議,將干糧分一半給那些平民,讓他們各自逃命。另一名英國軍官則堅持:應當讓所有的緬甸人離開,跟緬甸人同行是危險的和有害的。
史迪威把隊伍集合起來,自己站在一塊大石頭上訓話。
“你們聽著,誰要是想走,就領上一份干糧給我滾蛋!”將軍生氣地環(huán)視人群,粗大的喉節(jié)上下滾動。“誰要是想跟著隊伍,就給我閉上你的臭嘴!”
隊伍鴉雀無聲,只有美國將軍怒氣沖沖的聲音在訓斥那些垂頭喪氣的下級軍官。
“你們想拋棄婦女嗎?還有這個快要做母親的孕婦?!你們想扔下平民不管,只顧自私自利地逃跑嗎?嘿,你們這些當兵的真不害臊!你們想到過猶大沒有?拋棄婦女和兒童的人不是同叛徒猶大一樣可恥嗎?!”
他面色灰白,威脅地朝人群揮動拳頭咆哮。
“這里還有陸軍中將沒有?舉起手來——大概沒有了。有六十歲的老頭兒嗎?舉起手來——大概也沒有了。好吧,這里只有一個陸軍中將和一個老頭子說話算數,那就是我。我宣布,從今天起,你們中間每個人都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不管軍人還是平民,全都一樣,除非他自動要求離開。
“告訴你們,我們已經是個整體。只要我這個老頭子走得動,你們都走得動,我能走到印度,你們都能走到印度。你們只有一個權利,就是一直往前走。不許掉隊!不許躺下!不許說長道短三心二意,更不許違抗命令!對我來說,不管你是白種人還是黃種人,軍官還是平民,你們的身份都一樣,都是我的士兵。如果誰違抗命令,我就槍斃他。
“不同意的人可以馬上離開——好,沒有人離開,你們都同意了。要是我再聽到哪個混蛋敢在背后嘀咕,我就把他趕出去,讓他嘗嘗在森林里跟野獸過夜的滋味……”
過了好一陣,將軍的怒氣才漸漸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