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索斯托(Chrysostom)是安條克辯才出眾的神職人員,用生動的筆調敘述此一事件,比擬為進行最后審判的世界末日。狄奧多西的使臣雖負有殘酷的任務,執(zhí)行的時候卻有不忍之心,眼見眾多罪犯即將家破人亡,難免同情不幸的遭遇,正好借機接見從深山和沙漠前來的僧侶和隱士克利索斯托主張發(fā)揮勇氣面對困難,不能像犬儒學派人士那樣怯懦,出事就趕快逃走,何況不會產生多大的危險,懷著敬意聆聽緊急的申訴。兩位主審在多方勸說下,同意延期執(zhí)行判決。經過商議赫勒比庫斯留在安條克處理本案,凱撒里烏斯盡速趕回君士坦丁堡面見皇帝,不惜觸犯天顏請求主上收回成命。
這個時候,狄奧多西的怒氣已消,代表民眾陳情的主教和議員,有幸得到皇帝召見。狄奧多西與他們親切交談,對于安條克民眾的行為,像位受到傷害的朋友發(fā)出怨言,并不是一味仗著皇帝權威,用恐嚇的手段來報復?;实奂韧痪?,赦免安條克和市民的罪行,打開監(jiān)牢的大門,擔心喪失性命的議員和富室,領回自己的田產和房屋。東部的省都恢復原有的地位,重新顯現歷史名城的光輝。狄奧多西嘉獎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稱贊他們不計利害為受難弟兄陳情奔走,將巴勒斯坦的管轄權授與希拉里烏斯,酬勞他為同胞仗義直言的辯才,特別在安條克主教辭退的時候,以極大尊敬表示感激之意。安條克的市民為報答君王不殺之恩,重新建造一千多座新雕像,帝國四境發(fā)出贊頌的歡呼,皇帝深為期許,并且公開表示,如果伸張正義是帝王的首要職責,那么法外施仁必然是國君的最高享受。
帖撒洛尼卡的叛亂行動,一般認為起因更為荒謬,產生的后果更是可怕。這座占地極廣的城市是伊利里亞的首府,為了免于哥特戰(zhàn)爭的兵刀之災,修筑堅強的防御工事,派駐兵力強大的部隊。統(tǒng)領的主將是波特里克(Botheric),從名字可知是個蠻族。主將的手下有個容貌出色的男孩,這位奴隸引起賽車場中著名御車手的情欲,被波特里克知道以后,下令將兇狠的情人關進監(jiān)獄。等到駕車比賽那天,群眾見不到喜愛的御車手,不禁大失所望,對觀眾而言,所看重的是御車手的技術并非品德。加上民眾在過去與軍隊發(fā)生爭吵,不滿的情緒借機爆發(fā)開來。這時軍隊為了支持意大利的戰(zhàn)事,調走主要的單位,常有士兵開小差溜走,剩下的兵力受到狂怒群眾襲擊,不足以保護主將的安全。波特里克和幾位主要官員,慘遭暴徒殺害,還有人將遍體鱗傷的尸體,拖在大街上游行示眾。皇帝住在米蘭的宮廷,接到帖撒洛尼卡民眾暴動作亂的報告,感到無比震驚。波特里克曾建立功勛,因此讓他的主子感到無限的悲痛和憤怒。就當時狀況只要派出鐵面無私的法官,經過審判的程序,就會使行兇的首要分子受到嚴厲的懲處。然而脾氣火爆的狄奧多西,無法等待司法程序的調查和審訊,很快決定部將身上流出的鮮血,要用兇手的性命來償還。然而這時他的考量,還在寬大為懷和血腥報復之間猶豫,主教熱忱規(guī)勸,使得皇帝幾乎勉強同意網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