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國王沒有考量他人痛苦經驗的教訓,也不研究這個地區(qū)的作戰(zhàn)特性,向著同樣的國土前進,當然會遭到完全雷同的下場。前鋒部隊打著皇家的旗幟和圣丹尼斯(St. Denys)的標志法蘭西國王身為韋克辛(Vexin)伯爵,是圣丹尼斯修道院的家臣和擁護者。他們從院長手里接受代表圣徒的信物,這是一面紅得像火焰一樣的方形旗幟,從12到15世紀,一直在法蘭西軍隊的前面飄展。,用急迫而不考慮后果的速度加重行軍的辛勞。后衛(wèi)由國王親自指揮,在夜間的營地沒有找到他們的同伴,黑暗和騷亂之中為不計其數的土耳其人包圍,受到攻擊而全軍覆滅。須知在12世紀時,土耳其人的兵法和戰(zhàn)術都優(yōu)于基督徒。路易在毫無希望之下爬上一棵大樹,靠著自己過人的英勇和敵軍不明白當前的狀況,能夠保住性命也沒有被俘,等到天亮他趕緊逃走,幾乎是單獨一人到達前鋒的營地。
他現在不再要求繼續(xù)陸上的遠征行動,帶著殘余的軍隊,很高興在友善的港口薩塔利亞(Satalia)找到避難所。從此地他乘船前往安條克,供應的希臘船只數量極為吝嗇,所有的空間只能裝載騎士和貴族,留下平民組成的步兵部隊,葬身在潘菲利亞山區(qū)的山麓地帶?;实酆蛧踉谝啡隼湎嘤?,不禁抱在一起痛哭,他們的輜重行列和一支大軍的殘部,全部加入敘利亞的基督徒隊伍,大馬士革的圍城無功而退,成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最后的結局。康拉德和路易帶著虔誠和英勇的名聲?船返回歐洲,東方人竟敢抗拒法蘭克人實力強大的國君,過去對他們的作戰(zhàn)名聲和軍事力量一直感到芒刺在背第二次十字軍有關法蘭西人最原始的史料,全部刊印在《杜謝恩(Duchesne)文集》第四卷,同卷還包含很多國王和他的大臣蘇吉的信函原文,是可信度最高的歷史文件。,或許他們對腓特烈一世的久經戰(zhàn)陣更為忌憚,年輕時他在叔父康拉德的指揮下曾到亞洲服役。巴巴羅薩從日耳曼和意大利的四十場戰(zhàn)役習得用兵之道,他的士兵甚至于帝國的諸侯在他的統治之下,習慣于服從命令。等他看不到菲拉德爾菲亞和拉奧狄凱亞這兩座位于希臘邊界的城市,就陷入?是鹽漬地和不毛的沙漠。這是一片恐怖和苦難的土地(歷史學家這么說),二十天的行軍使人昏厥有如患病,每一步都在大群土庫曼人的包圍攻擊之下,他們的數量在每次敗北以后更為增加,憤怒的情緒到達狂暴的狀況。
皇帝繼續(xù)奮戰(zhàn)不息忍受各種痛苦,當他抵達伊康的城門,只有一千名武士還能騎在馬背執(zhí)行勤務,從而可知他們遭受多大的災難。他發(fā)起突然和果敢的攻擊,打敗衛(wèi)隊攻入蘇丹的都城,敵人只有乞求寬恕與和平。現在所有的道路已經開放,腓特烈在獲勝的狀況下向前進軍,竟然在西利西亞渡過一條不起眼的急流時慘遭淹斃很多作者為了要比較歷史上位偉大的人物,所以認為腓特烈是淹死在錫德努斯(Cydnus)河,因為亞歷山大大帝在這條河里洗浴,極為不智。但是從皇帝行軍的狀況判斷,我認為他的葬身之地應該是卡利卡德努斯(Calycadnus)河,這條溪流雖然沒有名氣,但是有更長的河道。
剩余的日耳曼人在疾病和逃亡中損耗殆盡,皇帝的兒子連同大部分士瓦本的家臣,在亞克(Acre)的圍攻作戰(zhàn)中喪生。拉丁人的英雄豪杰當中,只有布永的戈弗雷和腓特烈?巴巴羅薩能夠順利通過小亞細亞,甚至他們的成就也是一種警告。等到后來的十字軍獲得更多的經驗,每個國家寧可越過海洋,不再采用勞累而又危險經由內陸的遠征行動馬里努斯?薩努圖斯(Marinus Sanutus)在1321年訂出這個教訓。他得到上帝的支持才做出這樣的決定,認為第一次十字軍的行動只能說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