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戰(zhàn)爭(1)

牛津歐洲史(第四卷) 作者:(美)羅賓·W·溫克


1954年11月1日,阿爾及利亞爆發(fā)了反對法國統(tǒng)治的暴動。阿爾及利亞有大約100萬歐洲血統(tǒng)的移民,與他們住在一起的是900萬阿拉伯人和柏柏土著人,這些阿拉伯人和土著分不到任何財富或權力。當暴動的消息傳過地中海,法國官方立刻強調解決這次暴動的方法是要與解決本土暴動一樣——這給在阿爾及利亞的移民一個信號,他們不會被拋棄。打著“維護秩序的行動”的旗號,法國對北非的軍隊進行增援。1999年,法國政府不得不承認這場戰(zhàn)爭是徹徹底底的戰(zhàn)爭,除了名字不叫戰(zhàn)爭以外。

一個叫民族解放陣線(FLN)的組織聲稱對11月1日的暴動負責,這個組織不是阿爾及利亞唯一的民族主義組織,卻是最激進的一個。

對于法國來講,失去了印度支那使阿爾及利亞殖民地的地位更加重要。阿爾及亞為法軍在印度支那受損的名譽,提供了挽回的機會,他們認為在印支的“革命戰(zhàn)爭”的教訓可以用在北非。1956年年中,法國在阿爾及利亞駐軍超過40萬,如此龐大的軍需使得法軍需要征集更多的預備役和應征入伍者。遍布全阿爾及利亞的法軍控制了公路、學校、醫(yī)院、發(fā)電站等,力求保護造反者的破壞目標,將他們孤立起來,并保護移民。同時,大約1.5萬名特種部隊軍人在叛亂地區(qū)抓捕造反者。

為了立刻緩解農(nóng)村的軍事壓力,1956年8月民族解放陣線決定進行城鎮(zhèn)恐怖主義活動。在阿爾及利亞的穆斯林地區(qū),民族解放陣線建立了5000人左右的恐怖主義秘密組。1950年后,恐怖主義槍擊和炮轟事件不斷增多。1957年1月法軍開始介入,第十傘兵團消滅了恐怖主義網(wǎng)絡。傘兵們用卡車一車一車地把嫌疑人拉走進行審問,來獲得他們需要的情報。到1957年9月,阿爾及利亞的恐怖主義活動減少到一月一次,移民在城市里已經(jīng)很安全。

阿爾及利亞的戰(zhàn)爭結束了,法國取得了暫時的勝利。在阿爾及利亞主要城市的恐怖主義網(wǎng)絡被破壞,民族解放陣線的高官們也逃到了突尼斯,并將精力從恐怖主義轉到利用外交策略上。在阿爾及利亞,剩下一個痛苦的、越來越多疑的政黨孤軍奮戰(zhàn)。從長久來看,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使法國代價巨?。軍隊對敵人的拷問帶來了法國國內的輿論壓力,政府對這一行為的否認態(tài)度使民眾更加不信任政府并削弱了反恐的道德制高點。由于法國阿爾及利亞殖民地在經(jīng)濟、人道主義和道德上的成本都在增加,人們開始懷疑這一政策是否正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