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當(dāng)時意大利各地是以如下方式統(tǒng)治的:倫巴第處于貝倫加里奧三世及其子阿爾貝托統(tǒng)治下;托斯卡納和羅馬尼阿由西部皇帝派出的一個大臣治理;普利亞和卡拉布里亞,部分屬于希臘皇帝,部分則臣服于薩拉森人。在羅馬每年從貴族中選舉出兩位執(zhí)政官,依據(jù)古制治理城邦;除此之外,還要附加一個行政長官,為百姓主持正義;還有一個由十二人組成的政務(wù)委員會,每年派出官員管理所轄地區(qū)。教皇們在羅馬以及在意大利全境,按照他們與皇帝或最具實力的邦國的親疏程度,或多或少有些勢力?;实蹔W托于是來到意大利,奪取了已經(jīng)掌權(quán)五十五年的貝倫加里奧家族的權(quán)力,并重新確立了教皇的權(quán)威。 他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叫奧托,先后繼位。到了奧托三世時代,教皇格利高里五世被羅馬人驅(qū)逐了,奧托因而來到了意大利,并在羅馬使他重新掌權(quán)。教皇為了對羅馬人進行報復(fù),剝奪了他們選舉皇帝的權(quán)力,并將其授予德意志的三個君主和三個主教,分別是勃蘭登堡、帕拉廷和薩克森三地的王公和美因茨、特雷韋里和科隆三地的主教,此事發(fā)生在公元1002年。奧托三世死后,選帝侯們選出了巴伐利亞公爵亨利為皇帝,十二年后,由教皇斯蒂芬八世加冕。 皇帝亨利和皇后西梅翁達 一生虔信善行,許多教堂圣殿都由他們捐贈和建造,其中之一就是位于佛羅倫薩城附近的圣米尼阿托教堂。亨利死于1024年,由施瓦本的康拉德繼位,后者又由亨利二世繼位;亨利二世來到羅馬,由于此時教會發(fā)生了分裂,出現(xiàn)了三個教皇,他將他們都廢黜了,選舉出克萊門特二世,并由他加冕為皇帝。
十四、此時的意大利,一部分是由人民管理,一部分被地方君主統(tǒng)治,一部分由皇帝的代理人管理,其中擁有最高權(quán)力的人被稱為國務(wù)大臣(Cancellario),而其他人向他請示。在所有諸侯中最有權(quán)勢的是戈蒂弗雷德和他的妻子女伯爵瑪?shù)贍栠_,她是貝阿特麗絲--亨利二世的妹妹--的女兒。她和丈夫擁有盧卡、帕爾馬、雷焦、曼托瓦以及我們今天稱為教會產(chǎn)業(yè) 的全部。羅馬人的野心讓他們受夠了與教皇之間的戰(zhàn)爭之苦,他們首先利用教皇的權(quán)勢將自身從皇帝手中解放出來;而在他們獲得了羅馬的統(tǒng)治權(quán)之后,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革,立刻與教皇為敵;教皇從他們那里比從任何基督教君主那里受到的傷害都要多。在教皇使用訓(xùn)誡使得整個西方世界顫抖的時候,而羅馬人卻敢于反叛,二者都沒有其他目的,只是為了相互毀掉對方的聲譽和權(quán)勢。此時,尼古拉二世成為教皇,像格列高利五世剝奪了羅馬人選舉皇帝的權(quán)力一樣,尼古拉用同樣的方法剝奪了他們聚會選舉教皇的權(quán)力,并要求這種選舉只屬于樞機主教。他并不滿足于此:與那些統(tǒng)治普利亞和卡拉布里亞的地方君主達成協(xié)議(我們馬上就會談到他使用的手段),他迫使所有羅馬人派駐其管轄地的官員們都臣服于教皇,有些甚至被免去了他們的職務(wù)。
十五、尼古拉二世死后,教會出現(xiàn)了分裂,因為倫巴第的教士拒不服從羅馬選出的教皇亞歷山大二世,并推選了帕爾馬的卡多洛為偽教皇(Antipapa);而亨利痛恨教皇的權(quán)力,想讓教皇亞歷山大明白他必須放棄教皇職位,并召集樞機主教團前往德意志推舉出一個新的教皇。 他是第一位嘗到精神武器傷害滋味的君主,因為教皇在羅馬召開了一個宗教大公會,剝奪了亨利的帝位和王位。一些意大利人站在教皇一邊,而另一些則支持亨利,這就是圭爾夫派和吉伯林派之爭的濫觴。于是,剛剛從潮水般的蠻族入侵之中喘息一下的意大利,又被自相殘殺式的戰(zhàn)爭弄得四分五裂。被處以絕罰 的亨利,為其臣民所逼迫,不得已來到意大利,赤足跪在教皇面前,請求他原諒;此事發(fā)生在公元1082年。 然而,不久教皇與亨利之間爭端再起。教皇在這次爭端中再次對亨利處以絕罰,而皇帝派出他的兒子,也叫亨利(五世),帶著軍隊來到意大利,在敵視教皇的羅馬人的幫助下,將他圍困在城堡;此時,羅伯托·圭斯卡爾德從普利亞趕來援救,但亨利沒有等他到來就返回德意志去了,于是只剩下羅馬人獨自抵抗,最后羅伯托洗劫了羅馬,并將此前若干任教皇重建的羅馬回復(fù)到古代的廢墟之中。因為正是這個羅伯托創(chuàng)立了那波利王國,因而,我在這里對他的出身和事跡特別地敘述一下,并非顯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