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陳強兄之托,為他和女兒的新著寫序,這對我是一個挑戰(zhàn)。
作為一個新聞界的同行和十幾年的老朋友,特別是我們幾乎同時到達美國,雖在美國不同的州生活,但這些相似的經歷和相通的感觸,卻讓我無法逃避這個邀請。
我常常想,像我們這一代人,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骨子里頭其實是非常正統(tǒng)的。當然,我們這些在“文革”中度過童年,接受過上世紀80年代新思想啟蒙的洗禮,感受過改革開放浪潮的60后,注定和前一代或后一代人是不一樣的。我還記得當初,我們在大學時代,因為中國女排奪冠而走上街頭,數(shù)萬人眼含熱淚,振臂高呼:“振興中華!”一直到現(xiàn)在,每每想起,都會熱血沸騰。我們身上沒有50后那樣的傷痕,也沒有70后、80后的灑脫,但有一些理想,有一些執(zhí)著,有一些開放,還有一些癡狂。我們看起來似乎不太安分,但絕不是那種愛惹是生非的人,就像我長這么大,媽媽從不擔心我會走上邪路一樣。
我們有機會旅居美國,有著與他人完全不同的心路歷程。我們?yōu)槲鞣劫Y本主義創(chuàng)造的現(xiàn)代文明歡呼,我們?yōu)樗麄兘涍^數(shù)百年摸索和調試形成的社會機制而感到敬佩,我們?yōu)樗麄冊谌窠鉀Q溫飽問題之后重新重視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和自身修養(yǎng)的完善感到震撼。我深知,我們這種感覺,不是妄自菲薄,不是崇洋媚外,我相信我們的心態(tài)十分健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絲毫不輸于國內同胞。
我們就像在海邊沙灘漫步,不是撿起那些閃光的貝殼玩玩就算了,我們想揣著它們,回家裝點自己的家。我們不是看到什么就撿什么,而是家里缺什么,我們就留意什么。結果,回家的時候,我們行囊沉沉,腰背壓彎?! ?/p>
書中陳強和韻正小朋友的文章,多數(shù)寫在國外,這是他父女倆不曾貪圖享樂的一種見證。他們一家子完全可以選擇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在美國輕松度過一年半的時間——春看花,夏看果,秋賞月,冬踏雪,如同詩人一般;他們也可以利用美國廉價的交通條件,頻頻往來于拉斯維加斯的賭場、大峽谷、百老匯的歌劇院和匯聚世界各大品牌專賣店。而陳強父女用激情寫就的文字告訴我們,他們在美國的時候,心中惦記的是祖國母親,惦記她的發(fā)展和強大,惦記她的和諧和美麗。他們撿了不少“貝殼”,希望裝點在祖國母親的身上。從美國的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和許許多多非設身處地無法真實了解的方面,一路走,一路撿,一路思考……
和陳強交流的時候,我贊賞這樣一個觀點:一個敢于當眾稱贊別人的人,絕對不是自卑的人;相反,那些挺著腰桿挑剔別人缺點成為習慣的,未必算得上真正的英雄好漢。我們以新聞人特有的敏感,直接進入美國社會的具體環(huán)境,體驗式的、感悟式的研究,找到我們某些方面的不足,探尋是否可以通過借鑒的方式來提高我們的認識,加快中國社會走向和諧的進程。
十多年來,我眼中的陳強,始終是這樣一個人,不知疲倦,鉚勁十足,雖有時言辭激烈,但不乏真誠坦蕩。他即將付梓的這部新著,我相信對于變革時期的祖國,非常珍貴,那是游子珍藏的貝殼,那是游子的一片心。
邱江波
2008年1月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