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懷石”(かいせき/Kaiseki),指的是禪僧于冬天為了取暖塞在懷中的熱石頭。當然光一塊小石頭是無法讓全身暖和起來的,因此“懷石料理”的量也很少,不是用來充饑的料理。主要是請客人到茶室享用“茶湯”(ちゃのゆ/Cha-no-yu)、“茶道”(ちゃどう/Chado,さどう/Sado)時,“點茶”(てんちゃ/Tencha)之前送出的簡單料理。
茶道的基本精神是佛教禪學,一切以簡素為宗旨,是故懷石料理原本也排斥葷菜,以素食為主。不過現代的懷石料理早已脫離禪學精神,不再拘泥于簡素、素食,變成以味道為主的豪華套餐。所以真正茶會上的料理稱為“茶懷石”(ちゃかいせき/Chakaiseki),一般“料亭”(りょうてい/Ryo-tei)的日式豪華套餐則稱為“懷石料理”。
料亭是高級日本料理餐廳,整體的建筑物以傳統(tǒng)日式建筑為主,而且一定有令人賞心悅目的日本庭園,房間也都是榻榻米房的“個室”(こしつ/Koshitsu,單間房)。由于每家料亭的懷石料理都不同,能不能請來廚藝好的廚師,對料亭來說非常重要。料亭也可以代客人請藝伎來表演。
只是,料亭極為重視傳統(tǒng)與“格式”(かくしき/Kakushiki,禮數、規(guī)矩等),不接受“一見客”(いちげんきゃく/Ichigen kyaku,初次來的客人),生客必須有熟客介紹,而且事前一定要預約,畢竟所謂高級料理,通常于數日前便開始進行準備了。由于價格非常昂貴,主要顧客是政治家、大企業(yè)經營者、著名財界人物或財團法人宴會。
而且料亭必須具備日本庭園以及日式建筑、榻榻米房等諸多條件,所以即便在東京,真正的料亭也只有六十家左右,京都更少。京都較少政治家或財界大人物,多是傳統(tǒng)藝人或寺院相關人員,沒必要到料亭密談,再說京都有藝伎,行家都到花街玩。
像我這種一輩子大概沒機會跨進料亭的庶民階級,想吃正式日本料理時,只能利用旅游時預約比較高級的日式旅館,那么,晚餐便可以吃到懷石料理。要不然就到“割烹”(かっぽう/Kappo)料理店去吃?!案钆搿毕喈斢诖蟊娏贤ぃ莾r格也不便宜。
另一種是“會席料理”,發(fā)音跟“懷石料理”一樣,這是在儀式、筵席中供應的正統(tǒng)日本料理?!皶北緛碇纲街C、連歌筵席,是適合邊飲酒邊吟詩作對的聚會料理,這也是一套多達十幾二十幾道菜的套餐。不過,無論懷石料理或會席料理,每道菜都是視覺、味覺兼具,量都很少,不像中國料理那般都是一大盤一大盤,大家往同一個盤子內夾菜。
而根據我個人在日本國內四處旅游的經驗,我發(fā)現,現今的高級日式旅館通常已將“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混在一起,沒什么分別了。就我個人來說,反正,只要好吃,管他什么“懷石”或“會席”,通通給我上桌吧。當然,條件是不由我刷卡。
既然提到料亭的關鍵人物是廚師,那就順便介紹幾個有關廚師的名詞:
板前(いたまえ/Itamae):廚師總稱。
板場(いたば/Itaba):料理場所,廚房。
花板(はないた/Hanaita):廚房內最高負責人,主廚、大廚。
煮方(にかた/Nikata):負責紅燒之類的煮菜廚師,通?!爸蠓健币陨系娜瞬庞匈Y格稱為“板前”。
燒方(やきかた/Yakikata):負責燒烤的廚師。
揚場(あげば/Ageba):負責油炸料理的廚師。等級跟燒方差不多。
坊主(ぼうず/Bo-zu):又稱“追回”(おいまわし/Oimawashi),就是打雜的,也負責裝飾盤子、把料理盛在碗盤內的基本工作,在廚房內算是地位最低的見習工或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