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室(わしつ/Washitsu)

字解日本:食、衣、住、游 作者:(日)茂呂美耶


 

無論宗教建筑或一般住居,日本傳統(tǒng)建筑的主要材料是木材、紙。通常房屋離地面二三十公分,地板上鋪著“疊”(たたみ/Tatami),再用“襖”(ふすま/Fusuma)或“障子”(しょうじ/Sho-ji)隔間。屋內(nèi)與屋外界線分明,絕對不能穿鞋進屋內(nèi)房間;而地板房和榻榻米房又有分界,也不能穿室內(nèi)鞋進榻榻米房。

日本古代便已經(jīng)有“疊”,是一種把多張草席重疊縫制成的坐墊,所以漢字才寫成“疊”。平安時代開始出現(xiàn)類似現(xiàn)代的榻榻米,但比現(xiàn)代榻榻米薄,是一種可以夾在腋下搬動的家具,貴客來訪時才取出鋪在地板上當(dāng)坐墊。

鐮倉時代(一一八五~一二三三)演變成在房間四周鋪榻榻米,僅留中央之處是地板。而室町時代(一三三六~一五七三)則因為房間面積縮小,于是把整個房間都鋪上榻榻米。只是,直至江戶時代中葉,榻榻米始終是貴族階級的家具。

一張榻榻米大約是寬九十公分、長一八○公分、厚五公分,和室大小都以榻榻米數(shù)量來算,例如四疊半房、六疊房、八疊房,等等。榻榻米有鑲邊,稱為“疊緣”(たたみべり/Tatamiberi),在和室行走的規(guī)矩是不能踏在鑲邊上,這會令榻榻米不易持久。

“襖”就是紙門,用來隔間,沒有鎖,可以隨時卸下讓兩個或三個和室連起來變成“大広間”(おおひろま/O-hiroma)以供宴會用。紙門由于不需考慮采光問題,只是當(dāng)隔間門而已,所以下方通常裝飾有花紋,算是一種室內(nèi)裝潢。假如看膩了或弄臟、泛黃,只要請職人重新貼其他花紋的外層紙,整個房間就會煥然一新。

而“障子”雖然也是隔間的一種道具,卻具有采光或遮陽效用,所以只在木條框子貼上“和紙”(わし/Washi,日本紙)而已,算是一種格子紙窗門。透過和紙射進的陽光會依太陽移動的方向而變化多端,尤其是面向院子的“障子”會投射出花葉、小鳥、蝴蝶等影子,仿佛在看手影表演,非常有趣。“障子”以及和紙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可以依四季變化換新。

附帶一提,雖然“襖”和“障子”看似都是木條、紙制成的,但是要請職人來換新時,必須請雙方職人到家里來處理。也就是說,“襖”職人無法兼做“障子”職人的工作,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技術(shù)。

和室的坐墊就是四方形的“座敷団”(ざぶとん/Zabuton),尺寸剛好足夠讓一個人跪坐或盤腿坐,里面裝的是棉花,外層的裝飾布料則五花八門,夏天用的另有一種以秧草制成的坐墊,坐起來很涼快。

各個和室靠墻之處都有“押入れ”(おしいれ/Oshiire),就是壁櫥,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通常放“布団”(ふとん/Futon,棉被),下層放換季后的冬服、夏服衣箱,或是平日時常取出又收納的吸塵器、電熨斗、熨臺那類道具。由于里面都是不給客人看到的東西,所以都用“襖”來開閉。

和室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依用途而變成客廳、寢室、書房、宴會場所,算是一種具有多重效用的綜合性空間,而且適合日本的氣候。榻榻米冬暖夏涼,每逢換季,只要把室內(nèi)的垂簾、布簾、坐墊全部換掉,那么屋內(nèi)就跟日本的大自然四季一樣,春、夏、秋、冬均各有不同面貌。

這類日本傳統(tǒng)建筑的專用名詞是“書院造”(しょいんづくり/Shoinzukuri),有時簡稱“書院”(しょいん/Shoin),是自十六世紀(jì)沿襲至今的建筑方式。京都二條城有許多“××?xí)骸钡慕ㄖ?,指的正是這類建筑方式,而非書房之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