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囚鳥(2)

不負如來不負卿: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與情 作者:姚敏


像籠中鳥一樣坐立不安的倉央嘉措,善良的孩子倉央嘉措,為了這些可敬可憐的上師不受責罰,只好每日在枯燥的念經聲里,努力學習佛法。好在他天資聰穎靈慧,領悟力超凡,雖心氣浮躁,如同野鹿般難以安心靜息,學業(yè)卻日益精進。幾位上師總算不辱使命,在不茍言笑的桑結嘉措臉上,也收獲了一絲溫和的笑容。

然而,金色的籠子困住了鳥兒飛翔的翅膀,卻關不住自由翱翔的心。布達拉宮比黃金還貴的酥油花,比不上門隅漫山遍地的野花。大殿上終日不息的梵唱清亮,不及門巴人的酒歌響亮。通往極樂世界的佛法奧義迷人,不如美麗的門巴姑娘情歌醉人。初戀情人的面容,如溫潤的滿月,一點一點浮上少年心頭,慰藉著高原苦寒的夜晚——

在那東山頂上,

升起皎潔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漸漸浮現(xiàn)在心上。

……

這是春天,拉薩的春天。在遙遠的西南方向,美麗的故鄉(xiāng)門隅,是不是也和此地一樣,青草正一點一點拱出地面,而情歌已終日繚繞云端?

幾年如一日枯燥的讀經、打坐,生生將一個活潑好動的少年雕塑成面容蒼白的泥塑木胎。失去最初對活佛生涯的新鮮好奇感后,倉央嘉措漸漸對這樣的生活生出逃離之心。難道這輩子就要這樣一日重復一日,每天看到的只是大殿的廊柱,摸到的只是發(fā)黃的經卷、汗津津的念珠,聞到的只是繚繞的神香,聽到的只是誦經的佛號?難道十五歲之前那天空的顏色、青草的氣息、駝鈴的聲音,再也看不見聞不到聽不見?那美麗的姑娘烏云一般油亮的發(fā)辮、桃花一樣燦爛的笑臉、櫻桃一樣甜蜜的嘴唇,再也觸不到?

夜晚的布達拉宮,人群散盡的布達拉宮,十八歲的青年倉央嘉措,看著自己更加頎長俊美的身體,感受身體里面長得越來越茂盛的欲望,嘆息一聲,提筆寫道:

去年種的青苗,

今年已成秸束。

少年忽然衰老,

身比南弓還彎。

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東山頂上,夜已深沉,年輕俊美的活佛倉央嘉措卻怎么也無法入眠。月光灑在他的佛床上,灑在他大理石一般堅硬光滑的肌膚上,溫潤如玉,細膩如絲,像美麗姑娘溫柔的撫摸,他的身體起了一陣痙攣。痛苦扭曲了那美好的臉。他趕緊起床,打坐,調息,高聲誦經,撥動念珠,平息這瞬間的魔念。

門隅的百靈鳥兒飛進了他的窗欞,少年情人的臉兒裝進了他的心里。念再多的佛號,還是在眼前揮之不去。他苦笑,干脆提筆接著寫道:

我默想喇嘛的臉兒,

心中卻不能顯現(xiàn)。

我不想愛人的臉兒,

心中卻清楚地看見。

想她想得放不下,

如果這樣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就能修成個佛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