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5】入世(3)

恨不相逢未剃時 作者:白落梅


舊情難忘的蘇曼殊沒有沉浸在往事中,他可以為從前而慨嘆,更要為將來而努力。他由馮自由介紹加入“以民族主義為宗旨,以破壞主義為目的”的青年會,交游日廣,萌發(fā)了反清意識。在此期間,蘇曼殊認識了葉瀾、陳獨秀、吳綰章等人,亦為從事反清革命之始。次年春天,20歲的蘇曼殊入軍事成城學校攻陸軍專業(yè),認識了陳季平。之后的幾個月,蘇曼殊徹底投身于革命,將自己淹沒在革命的激流中。如此執(zhí)著,不是為了見證什么,亦不是為了爭奪什么。以他的悟性應比任何人都明白,即便是這樣的投入,他也只是史冊上的一個匆匆過客。背負千斤重石投到水中,濺起的也只是幾朵浪花,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什么也看不到。

蘇曼殊本就不是一個清寂之人,不能甘守清儉的日子。他貪吃,即使投身于緊張的革命事業(yè)中也忘不了舊夢前緣,亦割舍不了人間美食。朋友一點微薄的接濟,支付不起他偌大的開銷。他的生活開始陷入困境,也許窮過的人會明白,清貧可以使一個人喪失所有的尊嚴和驕傲。蘇曼殊不是一個懼怕貧窮的人,卻又真的無法忍受窘困的生活。日本雖稱是他第二個故鄉(xiāng),可畢竟在異國,無法做到灑脫自在?,F(xiàn)實有時候可以殘忍到你無法想象,面臨困難,不是你拂一拂衣袖、揮一揮手就可以云淡風輕。

無可奈何之時,他從日本返國,抵達上海。上一次的離開,他背負情感的傷痕,這一次雖然毫發(fā)無損,卻也走得并不瀟灑。也許我們可以不聽從命運的擺弄,但是卻要為自己的執(zhí)拗付出代價。蘇曼殊雖不能抵抗宿命,卻也不甘被其綁縛。亂世之中,唯有自救才可救人,許多卑微的人只能躲藏在長滿青苔的墻角下獨自老去。沒有誰會顧及到你的存在,你伏在窗臺觀賞落日和弦月,窗外的世界已經(jīng)快如馬踏飛燕。

處清凈的廟宇中,蘇曼殊也許可以悠閑淡定,一入紅塵,黃沙飛揚,他卻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我們看到歷史的城墻一次次坍塌,想要重新修葺換上新的磚瓦,卻不知精神上的殘損無法修補。其實歷史不會疼痛,城墻不會疼痛,疼痛的只是人心。腐朽的清政府已是明月西沉,作為時代的先驅(qū)者,蘇曼殊不希望殘缺的城池遭受更大的破碎和傷害。他想要做的,只是盡力撫慰這顆飽受滄桑的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