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塵緣
生活這把利劍每天將我們割傷,削去豐盈的肉,留下清瘦的骨。亂世里,任何完整美妙的夢都不能維持一個午夜,醒來之后,只見滿地支離破碎的記憶。我們明明知道好夢難以成真,卻又無法壓抑自己的思想,放任是一種嘗試,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失去的傷害。如果可以,也許每個人都希望停留在美好的時光里,靜靜地看細水長流??晌覀儫o法不依從光陰,像落花一樣的隨著它流淌,不知道漂向哪個方向,又不能有片刻的停留。
蘇曼殊是熱忱的,他將熱忱的心交付給革命,交付給事業(yè),交付給情感。每一次都來不及細細品味,就被歲月的浪濤給淹沒,被滿院的荼蘼花覆蓋。他一生所經(jīng)歷的種種都恍若曇花一現(xiàn),美麗卻短暫。蘇曼殊參與的華興會起義,在一個冬天失敗,這一年,他21歲。21歲,就像一枚樹上剛結下的果子,青綠而微澀。當許多人還不解世事,而蘇曼殊卻早已嘗遍人情風霜,懂得生活中那些深刻的迷惘。與他一起共事的同仁紛紛出走,各自奔赴前程,蘇曼殊這一次繼續(xù)留在了湘地,執(zhí)教于學堂。
一切都是緣分,緣分不僅在人與人之間,人與事之間同樣如此。就像封建朝代的帝王,有些帝王和江山的緣分長久到數(shù)十年,有些短暫得只有一天。21歲的蘇曼殊,在這人世間結下了許多段緣分,卻似乎從未有過久長。事實上,我們都是人間萍客,沒有誰注定可以一生安穩(wěn)。不是過到下落不明,就是老無所依,到最后,一個小小的土丘是我們共同的歸宿。我們的離去只不過是時間早晚,在不同的季節(jié)結束一生的悲喜故事,那時候,所有的幻想都一同埋葬,而夢長成了小草。請相信,風中搖擺的是那些不死的靈魂。
他在蓮荷開放的時節(jié)離開了長沙,回到上海,后又轉至南京,任教于陸軍小學。在這期間,他參與籌建江南書報社,拜會了陳散原、陳衡恪,與伍仲文一起切磋佛學。蘇曼殊不肯讓自己停下來,在那些未知的時光里,他似乎有某種難以言說的預感,預感他的日子會過得比任何一個人都要倉促。他怕自己的一次沉思,一個回眸,一聲嘆息,就將流年蹉跎。這原本不該是一個青春茂盛之人所存有的想法,可蘇曼殊怕自己會成為江中之石沉落無聲,多年以后再沒有人會記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