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給孩子建立規(guī)則和生活節(jié)奏,那該怎么辦呢?很多人,不只一個人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但是,這個疑問的背后是什么,促使這樣多的成人,而且是不同地域、接受著不同教育背景的成人都問著同樣的問題?
作為家長,我們建議在家里孩子也要有生活節(jié)奏。周一到周五孩子回到家之后,從回家到上床睡覺這段時間里,我們可以做一個時間表和相應要做的活動計劃,每天按照計劃好的時間和順序進行活動,堅持在規(guī)定的時間做相應的事情。但是,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是由成人來把握的,到時間帶著孩子做活動就可以,不用告訴孩子現在幾點了我們要做什么。相鄰的兩個活動要有節(jié)奏上的區(qū)別,如果,剛才是孩子自己玩玩具的時間,這是孩子自己玩耍、比較自由向外的一個活動,那么現在該到了要準備休息的時間,孩子要洗漱。洗漱這是一個需要被要求和要做刷牙、洗臉、洗澡等向內收攏的這樣的活動,這時候就需要孩子和成人去做事情,而不是再跑去玩玩具或做別的。這是不允許的。因為我們的計劃中,這個時間就是要洗漱的,這個時候的成人需要有勇氣讓孩子回到衛(wèi)生間做他要做的。
之后是上床講故事,這個活動孩子比較快樂,其中有向外的也有向內的感覺。因為有爸爸或者媽媽陪同,孩子和爸爸媽媽有一點點的交流,所以,這其中有向外的因素。還因為聽故事時就不要再跑到其他的房間做其他的事情,所以這其中也有向內的要求在里面。故事結束就要休息,什么也不做。
周六周日我認為可以稍稍靈活一點,但是也要和這五天的節(jié)奏聯(lián)系在一起。每一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我們可以做一些調整,但是總體上要有節(jié)奏和規(guī)律。當我們在家里幫助孩子建立家庭的生活節(jié)奏時,家庭規(guī)則就啟動了。很多規(guī)則是和成人提供給孩子的活動內容有聯(lián)系的,當我們明確了孩子要做什么的時候,我們也就知道用哪個規(guī)則來要求孩子的行為,相應的孩子的規(guī)則也就建立起來了。
這樣就和幼兒園的節(jié)奏聯(lián)系起來了,孩子一天的生活會有一個完整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使得家里人照顧孩子也比較容易。長時間的作息規(guī)律,讓孩子自己內在有一種經驗,他會知道差不多什么時間他要做什么事情了,不用成人一遍又一遍地催促。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太乏味了,不靈活,感覺很受限制。我認為,一份好的計劃里面會將向外和向內這兩種節(jié)奏運用得很好,會給孩子留有自由地做事情的時間,也有和家人一起做事情的時間。還有我們要清楚對自由的理解,給孩子自由,不是讓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這不叫自由,是放縱。當有一天孩子到十一點還不愿意上床睡覺的時候,你會問,這孩子為什么那么難帶呢?就沒想到是自己把孩子變成一個很皮很賴的人,說什么都不聽的人。在此我認為,孩子的生活不比成人的生活,孩子的生活簡單一點對他們有好處,過多的變化和刺激都會對孩子狀態(tài)的穩(wěn)定有不利的影響。
生活節(jié)奏的建立是比較難實施的,也不是很容易就建立起來的。不過我們可以嘗試著做,不要等到一些現狀無法收拾的時候再做,那樣就更困難。
而一個孩子在散步之后,不回家,是因為他本身沒有一種生活規(guī)律,孩子做事情的動力來自于他們身體之外的成人的操控。成人說該回家了,這個決定來自于成人的需要,成人認為天黑了,不早了必須要回去;也許在某一天,即使是天黑了,這個成人也允許孩子在外面玩兒;那么有了這樣的前提之下,成人要是再告訴孩子天黑了該如何如何,這是沒有力量和權威的話語,因為成人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是不遵守規(guī)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