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節(jié):第八次崛起:清朝十二帝沒有一個不是賢君(7)

第九次崛起 作者:白海軍


清帝國從努爾哈赤算起的12個皇帝都稱得上是賢帝,他們都足夠勤勉,但這12個皇帝加在一起也不如一個牛頓所起的作用大。牛頓生于1642年,也就是清入關前兩年,他和康熙是同時代人,在清帝國進入中國式的盛世之時,英國也進入到了科學和社會的新時代,不過那時英國還不能稱為盛世,因為在清軍入關后不久查理一世的腦袋剛剛被砍下來,在清軍統(tǒng)一中國南方的時候,英國也正在打內(nèi)戰(zhàn)??藗愅柡突侍珮O是同時代人,他們都算得上是一代梟雄,在清軍和吳三桂向南挺進的時候,克倫威爾也率領議會軍在納西比戰(zhàn)役和馬斯頓荒原戰(zhàn)役中擊敗了王黨軍,對比是如此鮮明,東西方的土地上同時在進行兩場戰(zhàn)爭,西方的那場戰(zhàn)爭是代表新時代力量的資產(chǎn)階級軍隊戰(zhàn)勝了保守的王黨,東方的那場戰(zhàn)爭是新王朝取代了舊王朝,中國仍舊在自己的軌道上循環(huán),而英國已經(jīng)躍遷到了新軌道上?!稒嗬ò浮废拗屏擞实鄣臋嗬畈欢嘁彩窃谶@個時候,康熙1673年平定了三藩,1684年收復了臺灣,1688-1697年平定了準格爾叛亂,他再次加強了中國的大一統(tǒng)集權,英國之后進入到了資本主義盛世,中國進入到了康乾盛世,王鳴盛在《平定準噶爾賦》為康熙歌功頌德道:"天祚神圣,六合雍和;中外褆福,寰宇一家。文軌齊于要荒,聲教訖于幽遐。"牛頓則為英國奠定了稱霸世界的科學基礎,這兩個盛世可是處于兩個文明層上。

即使不分析中國歷史上的政治、政策、經(jīng)濟等各種東西,僅從社會的變化也能看出中國社會始終是在一個循環(huán)中往復:崛起--勵精圖治--達到盛世--貪污橫行--衰落--四分五裂--又一個王朝崛起,如此從信史時代一直延續(xù)到清帝國,這已經(jīng)成了中國式的發(fā)展道路。

在歷朝歷代走向衰敗過程中,貪贓枉法是其中最有效的潤滑劑,歷朝歷代也都曾大批殺貪官,但結果也總是越殺越貪,因為整肅官紀的實際作用是下級官吏和涉嫌貪污的官吏需要用更大的賄賂保住自己的職位和性命,而對上級官吏和監(jiān)察機關來說,所謂的整肅法紀實際上也就給了他們更多的貪污受賄的機會和名目,因此,依靠一群官吏去制止另一群官吏的貪污,那就是用左手去管制右手,根本不可能的事,反而是兩手都更加放縱,"誅殛愈眾而貪風愈甚,或且惴惴懼罹法網(wǎng),惟益圖攘奪刻剝。"

沒有比較,單論某一件事往往會得出五花八門的結論,而且看起來似乎每一個人說得又都有道理,但如果有了比較,那么一切就都變得簡單清晰了。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時的清帝國和1853年時的日本是一樣的,兩國基本處于同一水平,國內(nèi)狀態(tài)也差不多,當英國人以30艘艦船和1萬人的遠征軍入侵清帝國的時候,強大的清帝國竟然沒有打贏過一場戰(zhàn)斗;而僅率4艘戰(zhàn)艦的美國海軍準將佩里一出現(xiàn)在日本海岸上,日本也立馬屈服了,但在此后的半個世紀里,日本和清帝國卻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成為列強之一,而同治中興后的清帝國仍然是一個挨揍的對象。因為明治維新是一場從內(nèi)到外、從上到下的改革,而同治中興,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這套組合拳,統(tǒng)統(tǒng)不過是花拳繡腿,玩的都是表面工夫--看似引進了不少西方技術、設備,建了不少工廠,買了不少軍艦,但唯獨忘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近代化思想。相反,日本改革前首先派出了一個精干的使團,目的就是研究西方各國的思想體制,而清帝國倒也派出了不少,但這些大清使團不過又是一次公款旅游,他們帶回來的考察成果和日本使館的成果簡直連對比一下都是對日本使團的侮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