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離父親車禍辭世已九個年頭,會不會也失去母親?我想??謶忠u來時,讓人有溺斃之感,胸口窒悶如吞下巨石,想放聲一哭卻又卑微地忍住,緊緊咬住嘴唇不發(fā)聲音,心臟像被匕首刺穿,肉吃住刀,匕首拔不出來。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天亮醫(yī)師上班前,我就這么站著看嬰兒,看世間最苦亦是極樂的臍帶親情。
我給過母親快樂嗎?或許有,她從來沒說過。母親給過我快樂嗎?或許有,但更多時候她只是匆匆忙忙地從我身邊走過。
忙著完成她那一輩女性最重要的任務(wù):生育與持家。在我之后,陸續(xù)添了四個,我與幺弟相差九歲,若以"三歲離腳手"俚諺作為界線,當(dāng)她有空抬起頭來看看我這個大女兒時,我已近十二歲??茨敲匆谎壑?,沒多久父親猝逝,那年夏天,差兩個月我才滿十三歲。
十五歲,我提著小包袱,獨自離鄉(xiāng)。
雖然記得的事又少又漫漶,像洪水上漂浮的鍋碗瓢盆,確定它們裝過人生,但很難辨認是誰家廚房的。不過,有空我仍會把記得的幾件拿出來呵一呵、拭一拭,至少證明母親與我之間不全是匆匆忙忙。
她幫我用日歷紙把新課本包起來,每當(dāng)小學(xué)開學(xué)時。她不知從哪里得來一大疊白紙,供我畫布袋戲、歌仔戲人物,那紙薄如蟬翼,我得非常細膩地掌控鉛筆尖才不致劃破。她鹵一鍋豬腳,煮十來個蛋,還用朱砂染成紅色,從宜蘭坐火車提到臺大宿舍找我,我不在,她站在宿舍外樹下等,那日是我農(nóng)歷生日,她來幫我"做二十歲"。
"長大了??!二十歲哩。不管做什么苦差事,一定要讓五個小孩都二十歲、三十歲地往上長?。?母親一定這么想,鼓舞自己繼續(xù)背負沉重的擔(dān)子,不離不棄。
然后,她躺在加護病房昏迷。
如果可以,我愿意代她挨這一劫。然而轉(zhuǎn)念一想,亦是于事無補。若換成我躺在加護病房,母親豈不更煎熬、更心痛?我為她流一淚,她必定為我如泉涌。
有情即有苦,親情之苦更是無窮無盡。莫怪禪師們要斬斷世間情系,連親情也得舍,不舍就走不遠。而無力提刀斷情、陷身苦國如我輩者,又該如何自處?如何解釋茹苦含辛的意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