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節(jié):素書(11)

素書 作者:(漢)黃石公


禮者, 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禮”從大的方面來說,是一個國家的各項制度,從小的方面來說,是做人處世應(yīng)遵循的準則和規(guī)范,是社會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禮節(jié)儀式,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涉及到它。它是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不論是飲食起居,還是與人交往,我們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這樣社會才能安定有序,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和睦相處。

“禮”原是宗教祭祀儀式上的一種儀態(tài),《說文解字》就說:“禮,履也,所以事福致福也?!?/p>

禮作為儒家的重要思想,與仁有著相同的地位。顏淵請教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說:“約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禮,就是仁。一旦能約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禮,天下就歸依仁了。成就仁在乎自身,難道要仰仗他人嗎?”顏淵說:“請問具體的內(nèi)容?!笨鬃诱f:“不合乎禮的不去看,不合乎禮的不去聽,不合乎禮的不去說,不合乎禮的不去做?!保ā墩撜Z?顏淵》)由此可見,儒家認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guī)范,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境界,社會秩序便可維持,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反之,棄禮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為規(guī)范,便將如周內(nèi)史過所說的:“禮不行則上下昏”,而儒家所推崇的理想社會和倫常便無法維持,國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人生而在世,假如想有一番成就,就一定要遵守道、德、仁、義、禮這五項立身的根本準則。

老子認為,由于世風日下,人們距離天道本有的和諧、完美越來越遠,人心日益喪失先天的淳樸、自然,矯情、偽飾成了人們必備的假面,所以才不得不用倫理道德教育世人,當用道德教育也不起作用的時候,只好提倡仁愛。當人們的仁愛之心也日益淡薄之時,就呼吁要正義,在正義感也喪失殆盡后,就只能用法規(guī)性的禮制來約束民眾了。老子強調(diào)的是天道的本體,所以對禮持完全徹底否定的態(tài)度,認為假如將人置于禮的約束之下,一旦離失了禮德,智德也就必然喪失,導(dǎo)致心身內(nèi)亂和社會產(chǎn)生動亂;而黃石公強調(diào)的是天道的功用。實際上,“體”、“用”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