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節(jié):文林第三(1)

非常道:1840-1999的中國話語 作者:余世存


文林第三

曾國藩生性詼諧,愛說笑話。他對門下子弟李鴻章和俞樾曾有評語:"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蔭甫拼命著書。"

章士釗認為康有為的文章,多有夸大之詞,是其性習使然,又系政治作用為之也。他以為"南海詩文,向欠洗伐之功,筆端起處,即傾河倒峽而出;其勉強趁韻處,往往活剝生吞,無暇咀嚼,以詩律言,誠達不到一個細字。"

梁啟超曾說讀龔自珍詩文"如受電擊",他自己也實現了這一閱讀效果,他"以飽帶感情之筆,寫流利暢達之文",他的《新民說》、《少年中國說》等以其一瀉千里、汪洋恣肆的文字,新鮮活潑的思想傾倒了幾代讀者。正是"筆鋒常帶感情",使得梁啟超的政論富有極大的感染力,影響了幾代人。

1903年,孫詒讓見到《鐵云藏龜》后,閉門謝客,足不出戶,把自己關在樓上的一間書房中,兩個月不曾下樓,專心研讀這些奇怪的文字。有一天,下人突然聽到他大叫一聲,上樓一看,孫也打開房門走了出來,滿面喜色地喊道:"我解通了!我解通了!"孫成為文明史上第一個讀通并考釋甲骨文字的人。

王國維通過考釋甲骨文,使《史記·殷本紀》所傳的商代王統(tǒng)得到了物證,證實了司馬遷是一個嚴肅的歷史學家。郭沫若說:"殷墟的發(fā)現,是新史學的開端;王國維的成績,是新史學的開山。"

周善培對梁啟超說:"中國長久睡夢的人心被你一枝筆驚醒了,這不待我來恭維你。但是,做文章有兩個境界,第一個是能動人,讀你的文章,沒有不感動的。第一步你已經做到了。第二個是能留人。司馬遷死了快兩千年,至今《史記》里有許多文章還是使人不厭百回讀的。你這幾十年中,做了若干文章,你試想想,不說百回讀不容易,就是使人讀兩回三回的能有幾篇文章?"

齊白石崇拜王闿運,曾拜王為師,但王闿運私下說,齊白石的畫還可以,詩則是薛蟠體。胡適認為這個評價很不公道。

陳獨秀初見沈尹默,大聲說:"我叫陳仲甫,昨天在劉三家看到你寫的詩,詩做得很好,字其俗入骨。"受此棒喝,沈開始發(fā)憤鉆研書法。

00錢玄同問蔡元培:"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寫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寫得這樣蹩腳,怎樣能夠考得翰林?"蔡笑嘻嘻地回答說:"我也不知道,大概因為那時正風行黃山谷字體的緣故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