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先生的這些話,平實質(zhì)樸,耐人尋味。人只要能活到這個份上,肯定能長壽。
人們對幸福的認識各有不同,有的認為有錢就幸福,有的感到工作著就幸福,還有的覺得家庭和睦就幸福,不一而足。而自古以來,一切賢哲都主張修身養(yǎng)德,以保持精神上的愉悅為幸福,故而有“大德必得其壽”的說法。
周游列國而屢不得志的孔子,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為養(yǎng)生法,活了73歲。為官杭州的白居易,以清白廉明為做官之道,當?shù)厝怂退麅蓧K“天竺石”,他用“懼此兩片石,無乃傷清白”自律,享年75歲。眾所周知的劉墉,為官做人擇善納福一生,無私無畏,于嘉慶九年安然而去,時年85歲。清代著名畫家、詩人鄭板橋,曾任縣令,是位廉吏,后來辭官不做,以賣字畫為生,活到73歲。鄭板橋?qū)戇^一首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比绱藢Υγ?,心情恬靜,自然有利于福壽延年。
真正福至心靈的要算莊子,在人均壽命只有30歲的先秦時代,他竟然活了83歲。他在《莊子·天道》篇中寫道:“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币馑际钦f,對一個從容自得、清心寡欲、泰然自若的人來說,任何憂愁病患都不能在他身上停留,所以他能延年益壽。這大概就是現(xiàn)代人所說的“心理健康”。由此看來,“無欲”是人生幸福的首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