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聞名的皮日休,為避開唐末之亂,似乎移往吳越之事已如前述。這個吳越即是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自立的政權。錢氏政權維持八十六年,算是五代十國享國最長的政權。政權盡管維持長久,國力卻并不強。十國中最強的政權,應該是取代吳的南唐。和南北朝時代的南朝一樣,南唐以金陵(南京)為國都。
淮南節(jié)度使楊行密的政權為吳。由于他是被唐王朝封為吳王的,所以并不認為自己是自立者。加上唐的支配不及于這個地方,他因而被迫自己裁決政務,至死都使用著唐的元號。
實際上,楊行密的吳政權,實權卻掌握在徐溫及張?等部將手中。后來,徐溫殺死競爭者張?,立楊氏之幼子為皇帝。在冊立前,這個政權只稱王而已。
徐溫企圖以這個政權之主為皇帝,然后以禪讓的形式由自己就帝位。但在徐溫有生之年,并沒有達成這個野心。禪讓之事到徐溫養(yǎng)子徐知誥的時代才完成。
徐知誥原姓李,與唐皇帝同姓。他于就帝位后恢復原姓,自稱李升,露骨表示繼承大唐帝國的姿態(tài)。他當然仍以唐為國號,后世史家稱之為“南唐”。
南唐二代皇帝李?和其子李煜被合稱為南唐二主,以詞人身份成為文學史上的重要人物。
詞有“詩余”之別名,填詞規(guī)則不似詩之嚴格,可以譜曲歌唱。五代至宋為詞的全盛期。四川政權的前蜀和后蜀也極為風行填詞,有毛文錫及歐陽炯等名家。由于四川君主都是文人的支援者,因此,逃離中原動亂的許多文人都來到此地。
雖然蜀地富庶,據(jù)守容易,但要自此地出征,進而取得天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以此為據(jù)地的政權,好像壓根兒沒有稱霸全國的想法。
浙江吳越的情形與此類似,由于隔鄰有南唐這個強力政權的威脅,只好采取從屬中原政權的姿態(tài),用以對抗強鄰。
蜀和吳越雖然安定,卻都沒有稱霸天下的企圖。十國中的其余政權全都弱小,有稱霸天下野心的,只有南唐。
南唐二代皇帝李?時,因并吞閔和楚而變得更為強盛。閔和楚是因內(nèi)訌消耗國力,結果成為南唐的腹中物。
北方中原這時候是五代最后的后周二代皇帝柴榮的時代。柴榮也是態(tài)度積極的人,由與契丹族的遼對決一事,可以窺知他對統(tǒng)一天下的意圖。
馮道由于在此時諫止柴榮外征,因而被降格為山陵使。馮道擔憂的是,因外征導致國力減弱。山陵使是建造先帝陵墓的長官,在儀禮上為要職,在政治上則無任何權力。
后周不但從事北伐,也大興南征之軍。南征當然是以南唐為對象。經(jīng)濟上南唐居于優(yōu)勢,但在軍事上后周則遠為強大。后周由皇帝柴榮親自指揮軍隊,南唐屢戰(zhàn)屢敗,不但將江北十四州割讓給后周,李?更被迫免去帝號,只以國主自稱為條件,才得以締結媾和條約。
柴榮意氣軒昂,他決心要在自己的手里完成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
賢主名將率領,又有明確目的的軍隊,軍力一定很強大。后周的北伐軍和南征軍確實軍容壯盛,不過,他們卻有五代軍隊共同的毛病――驕兵。
后周軍隊當然也想得到賞賜,但賞賜是打勝仗的結果,要能打勝仗,基本條件是有優(yōu)秀指揮官。因此,這個時代的軍隊,指揮官由部下?lián)砹⒌纳醵唷?/p>
柴榮非常致力于改造軍隊,他組織了名為殿前軍的精銳禁軍。他意圖驅(qū)使這支勁旅以完成統(tǒng)一天下偉業(yè),然而老天爺卻沒有讓他達成這個夙愿。這位杰出的三十九歲皇帝,雄圖未成就已病倒,而他的兒子柴崇訓此時才七歲。
“御駕親征,向來是我國的作風,而七歲的幼帝當然不可能率領軍隊?!?/p>
“這樣,我們絕對沒有辦法打勝仗?!?/p>
“我們自己來擁立皇帝,如何?”
“這是當然的事情?!?/p>
“誰是適當?shù)娜诉x呢?”
后周驕兵于是決定:由他們選出作為統(tǒng)率者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