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離席高就座上賓(2)

醉文明:收藏馬未都 作者:馬未都


 

1.請說出以下名稱在日常生活中相對應的物品:胡豆、胡羊、胡瓜、胡荽。

馬未都評:胡豆不一定是豆,胡羊不一定是羊。我覺得這個題對今天的人來說多少有點兒難度。第一個胡豆有兩解,主解是蠶豆;但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記載,豌豆也叫胡豆,這是另外一解,所以說答這兩個都算對。第二個胡羊就是綿羊,我們國家本土產(chǎn)的羊是山羊,不是長胡子的羊。胡瓜就是黃瓜,胡荽就是芫荽。注意,外來的東西一般都有異味,像剛才說的芫荽、胡蘿卜,很多人不吃胡蘿卜,嫌它有味兒,這些都是外來的。胡椒是個特例,胡椒倒不是從西域來的,是從越南傳進來的。

答案:分別對應的是蠶豆或豌豆、綿羊、黃瓜、芫荽

2.“胡床”的最早記錄出現(xiàn)在《后漢書·五行志》中,“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篌、胡笛、胡舞”,這八個以“胡”字打頭的詞中,在詞性上與其他幾個有明顯區(qū)別的是哪個?

馬未都評:這條關(guān)于胡床的記載是在東漢末期,說的是倒數(shù)第二個漢朝皇帝——靈帝,“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后面還有一句話,叫“京都貴戚皆競為之”,就是說京城里所有的有錢人都競相學習。這八個詞匯當中,有七個應該算是名詞,只有“胡坐”是個動作,是動詞。我們從這個記錄當中可以感受到,胡坐這個動作在當時非常引人注意,所謂胡坐就是高坐,可見當時高坐是非常重要的變化,高坐決定視野的變化。韓劇和日劇里,房間里常常都是矮柜子,因為人坐在地上,用高柜會覺得非常壓抑。高坐決定家具的所有變化,這就是為什么起居方式以坐姿為準。

從東漢開始就有“胡坐”的記載了,從東漢一直到唐,是完成中國起居習慣變化的一個漫長過程。唐代加快了變化的速度,因為唐代的經(jīng)濟發(fā)達,外來文化迅速增多,人們的生活頻率加快。正如我們今天的生活跟過去比較,今天的生活頻率非???。我們今天一年接觸的事情,可能過去10年才能接觸到。 

著名的《韓熙載夜宴圖》里,韓熙載五次出現(xiàn),三坐兩站,其中有一次是盤腿坐在椅子上。盤腿坐是一個習俗,比如在陜北鄉(xiāng)下待慣的人進了城,他總愿意蹲著,因為他從小習慣了,覺得坐在沙發(fā)上不舒服。韓熙載也是這個情況,即使地位很高,讓他垂足而坐,他也不很舒服,所以要盤腿坐在椅子上。這幅畫充分表明我們起居習慣改變的一個中間過程。

答案:胡坐

3.胡箜篌是吹奏樂器,還是彈奏樂器?

馬未都評:箜篌是一種彈奏樂器。竹字頭是后人加上的,根據(jù)當時史籍記載,有時候“箜篌”就是“空候”這兩個字,沒有竹字頭??赡芨玫牟牧嫌嘘P(guān),所以后來又加上了。我們有很多字是改變過的,比如“椅子”的“椅”最早寫就是“倚”字,但是宋代以后大部分人認為椅子都是木頭做的,所以就把左邊的單立人就改成了木字邊,這個很正常。在中國文化的歷程當中,很多文字都不是初始狀態(tài),都是在慢慢改變。

答案:彈奏樂器

4.請正確讀出以下表示四種不同坐姿的詞語:跽坐、箕坐、趺坐、散坐。

馬未都評:第一個“跽坐”讀“季(音)坐”,這個坐姿非常吃力,大家不信的話可以在家里練習一下,坐不了10分鐘。第二個讀“積(音)坐”,這個坐姿在古代是一個沒有禮貌的坐姿。第三個就讀“夫(音)坐”,趺坐也叫迦趺坐,在宗教繪畫中大量出現(xiàn)。散坐讀“傘(音)坐”,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坐姿,韓國電視劇里常出現(xiàn)這樣的姿勢。我們是由一個席地而坐的民族改為了垂足而坐,所以“席”在我們的語言當中保留了原始的痕跡,所有的“席”字都跟我們早期的坐姿,跟我們的起居方式有關(guān)。比如說主席,“主席”在《禮記》中有記載,“五人以上長者必一席”,就是當五個人在這屋子里的時候,長者、德高望重者必須另坐在一個小席子上面,這就是主席一詞的由來。英文不是這樣,英文的“主席”說chairman,意思是椅子上的男人;我們是席子上面的男人。再比如說“席卷而逃”,也就是裹起來就逃跑,這些都跟我們早期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guān)系。盡管兩千年以來,我們改變了起居習慣,但我們的文化一直在延續(xù),這就是證據(j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