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家篇(34)

開心國學 作者:白阿麗


 

《中庸》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是孔子之孫子思所著,后經(jīng)秦代學者修改整理而成。在宋代的時候,《中庸》被提到了突出地位,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nèi)容并非現(xiàn)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養(yǎng)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規(guī)范如“五達道”、“三達德”和“九經(jīng)”,“五達道”即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交,“三達德”即智、仁、勇等?!熬沤?jīng)”即修養(yǎng)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yōu)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自身。中庸所追求的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nèi)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p>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p>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p>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驅(qū)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p>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p>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p>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nèi)?,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子曰:“素隱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p>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对姟吩疲骸タ路タ?,其則不遠。’執(zhí)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感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p>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对姟吩唬骸捌拮雍煤?,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弊釉唬骸案改钙漤樢雍?!”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对姟吩唬骸裰袼?,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蛭⒅@,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與!德為圣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nèi),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对姟吩唬骸螛肪?,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蚀蟮抡弑厥苊!?/p>

子曰:“無憂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為父,以武王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nèi),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禮。斯禮也,達乎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

子曰:“武王、周公,其達孝矣乎!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