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城市面積以小為好,因為無論是修建城墻還是挖掘護城河,都需要大量金錢,而且城墻和護城河質量必須過關。于是,減小城市面積必然會影響到教堂的建筑用地。
說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清楚我的觀點了,那就是每一件藝術品都代表一種思想。在羅馬式建筑藝術盛行的最后200年,人們的思想發(fā)生了某種細小的,卻十分深刻變化。盡管這種變化不易看出,也不是剛剛出現(xiàn)的,但卻是真實存在的。我無法用簡單的幾句話說清楚這種變化,因為我對中世紀人們的心理活動,就像對史前山洞人的心理活動一樣不了解?;蛟S從那些流傳下來的藝術品上,我們能夠略知一二。
哥特時代的社會生活與9、10世紀相差不大,當然,人們的安全感多了一些,城市繁榮了一些。但并不是說這就是一個完美時代,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的事仍然存在,而且這些事直到今天也沒有杜絕。大多數(shù)民眾仍如野蠻人般蒙昧無知,教堂和教會是當時唯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在農(nóng)村,很多人死于疫病,人口銳減。
于是,人們開始相信鬼神之說,思想受到了迷信的束縛,就連一些開明的學者也深信此道,但他們畢竟富有智慧,仍有別于普通民眾。與中世紀早期相比,此時的人們思想壓力減輕,精神也輕松了一些,開始樂觀的看待人生。這些變化表現(xiàn)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行吟詩人和游吟歌手表達內心感受的作品,也驗證了這一點,較之以前輕松了很多。
音樂是神奇的,有時語言文字說不清的問題,音樂卻能作出很好的解釋。在歌劇《帕西法爾》的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間,瓦格納插入一場音樂劇,使我們明白無誤的體會到羅馬式建筑藝術時期,人們心靈深處和精神上的緊張與壓抑。這是別的藝術形式做不到的。在歌劇《瓦特堡的歌手比賽》第二幕中,有一首牧童用短笛演奏的短曲,流溢出的是哥特式藝術的氛圍??上н@兩部歌劇都沒有帶格列高利圣詠的節(jié)奏,如果那樣的話,就會更加令人心悅誠服了。
音樂所表達的神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當它表現(xiàn)哥特式建筑藝術的氛圍時,聽眾會很快被感染,并有身臨其境之感。如果我給你提供兩張照片,一張是最有氣勢的羅馬式教堂維羅納澤諾教堂,一張是哥特式教堂的典型代表沙特爾教堂,讓你感受這兩種建筑藝術風格,遠不及你在留聲機上放那兩張唱片的感受來的深刻。
藝術風格的劃分,只是后人為了研究方便強行作出的記號。真正懂古畫或古小提琴的行家,是不會拘泥于“科學結論”的限制的。因為他們明白,藝術創(chuàng)造是靈動的,是傾注感情的,我們沒有權利干涉雷斯達爾在他的風景畫中畫出凡?高式的天空,也沒有權利禁止瓜爾內里模仿他著名的先輩尼古諾?阿馬蒂制作一把小提琴,因為他有可能剛好看上阿馬蒂制造的一把小提琴。
那么,這些藝術行家們是怎樣作出判斷的呢?而且判斷的非常準確。這是由于他們對那些藝術品的研究已經(jīng)深入到了精神層面,能夠體會到雷斯達爾和瓜爾內利一舉一動的精神實質。這樣,看到一幅作品時,他們就可以感覺出這一定出自雷斯達爾之手,而決非凡高;這把小提琴只能是朱塞佩?瓜爾內利的作品,而不會是尼古諾?阿馬蒂。
哥特式建筑也是如此,所有哥特式建筑都有這樣的特點。哥特式建筑的外部特征是比較容易看出來的,翻開建筑手冊中哥特式建筑的部分,整頁整頁都在介紹帶尖的拱門拱窗。在歐洲的語言中,哥特式風格和“尖拱風格”是畫等號的。這樣理解是有道理的,因為哥特式風格的建筑師在受到穆斯林建筑風格影響后,放棄了羅馬式石材教堂的圓筒形或鍋底形屋頂,也不再模仿拜占庭風格的圓頂。于是,他們成功創(chuàng)造出尖頂,不但改善了教堂的采光條件,有利于空氣流通,還極大增高了教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