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片莽蒼壯麗的山海(1)

蠻荒記2:青帝 作者:樹下野狐


樹下野狐

1985年,一個美國人在舊貨攤上花3美元買下了一張1676年的巴黎市區(qū)舊地圖,4年后,這張舊地圖的價格狂飆為1000萬美元。

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帝禹率領(lǐng)國土資源部長伯益、測繪工程師豎亥和大章對中國進行了第一次規(guī)模浩大的考察工作,撰寫出人類最早、信息最豐富的一部國土資源白皮書《五藏山經(jīng)》,內(nèi)容包括南、西、北、東、中五大區(qū)域的447座山,以及相關(guān)的水系258處、地望348處、礦物673處、植物525處、動物473處、人文活動場景95處。如果這一張真實地反映了4000年前中國面貌的“山海圖”保留到了今天,又該價值幾何呢?

可惜這張古地圖早已失傳了,流傳下來的只有文字。在中國浩瀚如煙海的典籍里,《山海經(jīng)》是個絕無僅有的異數(shù)。這部由《五藏山經(jīng)》、《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構(gòu)成的古代地理志,一直是中國最具爭議而又影響最大的奇書。它所記載描繪的,是一個光怪陸離而又神秘瑰麗的世界。那些山川河海如此熟悉,似乎都能在現(xiàn)代的中國一一找到對應(yīng),但其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卻又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仿佛來自另外一個星球。

這個令司馬遷不敢記述,卻又讓魯迅夢縈魂牽的世界,困擾了中國整整4000年,它究竟是真實存在而又消失了的洪荒文明呢,還是僅僅是一個荒誕不經(jīng)的史前幻想游記?

以中國人對歷史一向恭敬嚴謹?shù)膫鹘y(tǒng)來判斷,我更愿意相信前者?;蛟S,那場人類歷史上湮滅了太古文明的洪水,不僅卷走了西方挪亞方舟以外的一切,也卷走了《山海經(jīng)》里瑰奇壯麗的世界。

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隨豎亥和大章的腳步,鋪開這張失傳的太古地圖長卷,回瞰那片莽蒼壯麗的山海吧。

《山經(jīng)》將中國遠古各山按照其所在方位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大類,《海經(jīng)》與《大荒經(jīng)》則按照東、南、西、北四大方向,將當時中國海內(nèi)外的地理、邦國分為四大類。

中國尚五行,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構(gòu)成的,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了這個和諧而又平衡的美麗世界。地理版圖也有其五行屬性,東方屬木,尚青;南方屬火,尚紅;西方屬金,尚白;北方屬水,尚黑;中央屬土,尚黃。

而中國古代又素有五帝之說,即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黃帝,在《山海經(jīng)》中,頻頻能找到關(guān)于這五帝的傳說。五帝之外還有五神,比如木神句芒、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等等。

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依此作一個大膽的假設(shè):這五帝乃是遠古五個最大的部落首領(lǐng),五神則是五大祭司,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五族統(tǒng)治了中國五方大地呢?這樣一來,我們就不難理解《山海經(jīng)》為何要如此劃分古中國的版圖了。

可以說,“陰陽五行”是中華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幾乎滲透到了任何一個領(lǐng)域。比如中醫(yī)將人的五臟六腑分成各種屬性,心屬火、肝屬木、腎屬水……等等,甚至經(jīng)脈都有各自的五行屬性。人生病時,不僅應(yīng)該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更該根據(jù)該器官的五行屬性,根據(jù)五行生克的原則,全面協(xié)調(diào),均衡治理,從而達到根治的目的。

根據(jù)這個理論,我再作一個大膽的推斷,每個人由于其自身生理結(jié)構(gòu)的不同,具備的五行屬性也各有不同。比如,有些人可能肝呀、膽呀的木屬性能特別強沛,因此他很有可能是遠古時代木族的后裔,屬于青帝的子民。有些人可能心啊、小腸啊特別健康,很有可能是遠古時代火族的后裔,屬于赤帝的臣民。

以此類推,可以得知在《山海經(jīng)》的世界里,極有可能生活著金木水火土五大族,公元前3000左右的炎黃大戰(zhàn),黃帝打敗了火族,最終統(tǒng)一了華夏大地,五族也就隨之融合衍變,成為了中華民族。

《山海經(jīng)》根據(jù)東、南、西、北、中五大方位,記載了五族的山神、怪獸和奇花異草,而其中許多地理、生物、民俗的描述,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現(xiàn)代中國的領(lǐng)土范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