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劫難逃(3)

決戰(zhàn)斯大林格勒 作者:(英)斯蒂芬·沃爾什


空運行動從一開始就困難重重:缺乏合適的機型、地面資源嚴重不足、蘇軍的持續(xù)進攻和惡劣的天氣。斯大林格勒地區(qū)漫長、陰暗而寒冷的冬季,對于試圖維持一支物資需求量相當于一座小型城市的德軍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事實上,即使是在炎炎夏日,空軍也無法完成這一任務(wù),但是,風雪肆虐的冬季確實使德軍行動所存在的基本問題變得更加突出。惡劣的天氣對人員與機器的消耗極大,這是第4航空隊本已嚴重不足的資源無法克服的困難。在研究德國空軍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的作用時,海華德博士引述了馮·里希特霍芬在11月26日―――空運行動最初幾天的談話:“大霧、結(jié)冰、暴風雪,這種條件根本不可能展開空中行動和提供物資供應?!北M管條件極其惡劣,但德國飛行員還是必須在詛咒惡劣天氣的同時,操縱笨重、滿載物資的運輸機在低沉的云層、大霧與暴風雪中穿行。當時普遍的起飛情況是只能依靠儀表的指示操作,這導致德國空軍損失嚴重。菲比希中將在11月27日流露出這樣一種失望情緒:“我們已經(jīng)與后方地區(qū)失去了聯(lián)系……塔丁斯卡亞地區(qū)的大風雪此起彼伏,這種條件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钡萝娦纬闪藝乐氐膼盒匝h(huán):當?shù)?集團軍的需求越來越多時,德國空軍向他們提供補給的能力卻越來越弱;當飛行員與機械設(shè)備越來越少時,第6集團軍對他們提出的需求卻越來越多,從而導致空軍的消耗越來越大,甚至無法滿足第6集團軍一半的需求。由于德軍臨時準備作戰(zhàn)行動,倉促渡過奇爾河撤退,途中丟棄了許多珍貴的冬季裝備,因此空軍沒有足夠的地面設(shè)施來應付寒冷的冬季。盡管地勤人員在冰天雪地里持續(xù)工作數(shù)小時,但由于缺乏溫暖的飛機棚、潤滑劑以及冷起動設(shè)施,仍然不能保障第4航空隊的任務(wù)需求。幾個機場都缺乏甚至根本沒有除雪機,精疲力竭的地勤人員被迫使用鐵鏟清除跑道上的積雪,而在這一地區(qū),一天內(nèi)降雪就能達到30厘米。對此,在斯大林格勒包圍圈中幸免于難的皮克特少將回憶道:“嚴寒使發(fā)動機啟動和維護遇到了無法想像的困難,不管我們用哪一種著名的或已經(jīng)得到驗證的啟動程序,都無濟于事。在沒有任何御寒或抵御暴風雪措施的情況下,地勤人員往往要不停地工作,直到雙手凍僵為止。大霧、結(jié)冰以及暴風雪使得困難越來越大,在夜晚,這種困難就更加復雜了?!?/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