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嘮叨的辦法:讓小孩做他們想做的事
為了子女的安全、幸福,以及日后的成就,做父母的有部分的責任就是要提醒自己的小孩,并且要給予忠告,有時甚至還要管束他們的行為。然而曾幾何時,我們的關心變成了嘮叨?!可是,家里有叨念不停的父母,該怪誰呢?是怪不聽話的孩子嗎?還是怪嘮叨的父母呢?答案是:父母。
父母使得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有那些反應。小孩學到的是他沒有必要在你一提出要求時,就立刻做出反應;而是你所提出的要求,等你一而再再而三、不厭其煩地耳提面命之后再去做就行了。小孩已經(jīng)把你訓練成老是在復述你的要求,而且他們認為你并不是真的想要他們有所行動。
這樣的話,當父母的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之中。父母越嘮叨,越抱怨,子女的反抗就越大。孩子不聽話讓父母難過,這種情緒積蓄久了就會變成憤怒,說話的嗓門也跟著變大。父母的憤怒讓孩子心生怨恨,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并沒有做錯事。孩子也感到困惑、覺得很沮
喪,一句單純的要求,像是"過來吃晚飯了",結(jié)果卻引爆一場大戰(zhàn)。
要讓伴侶不再嘮叨,讓孩子聽話,其實很簡單,只要能自我克制以及下定決心即可。
不過是指你,而不是孩子。
要有決心的人是你,不是孩子。
對某些問題,你必須下定決心,30天之內(nèi)絕不可動搖。跟孩子解釋,你若有什么事想請他做,應該只要跟他說一次就夠了;但是如果他沒有行動,這就是他自己的選擇。然后跟他講,他不聽話的后果是什么。
例如:"杰德,我跟你說過,把你房間地板上的臟衣服拿出來,放到洗衣籃里。你再不拿出來,我就不幫你洗了。"
這是需要自我克制和決心的時候。誰應該先屈服呢?如果你先屈服,進房間幫他把衣服拿出來洗,那么就回到原點了。如果你能克制自己,讓臟衣服繼續(xù)堆下去,讓孩子去抱怨沒衣服可穿,你就裝作沒聽到。也許很難做到,但是你能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負責的行為,而且也會讓家里的氣氛轉(zhuǎn)好,孩子未來的伴侶也不會因為他有壞習慣而怪你沒教好。
孩子習慣的好壞和父母的教導有直接關系。
孩子需要的是訓練,不是嘮叨
如果你覺得自己一直在念叨某個人,這表示這個人在訓練你,讓你做他想叫你做的事。換句話說,他定下了規(guī)則,而你要遵守這些規(guī)則。比如,有人習慣把濕毛巾丟在浴室地板
上,你總是叫他不要這樣,可是不管你怎么抗議,他就是不聽。最后你不得不自己收拾這些用過的毛巾,因為你不喜歡浴室里亂七八糟。而且你想,如果你不收拾,沒有人會去做,這么一來就沒有干毛巾可以用了。事實上,另一個人知道你會收拾,只要忍耐你小小的嘮叨就好,這也許是小小的代價。所以呢,你是被他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