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執(zhí)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們在探尋引發(fā)談話矛盾的原因時,從來都不會想到自己,因為,事實上,我們本來就不是。我們所說的話并非毫無意義。只不過,我們通常很難意識到,其實對方所說的話也并非毫無意義。就拿羅里和貝莎阿姨來說吧,整個故事當中,雙方始終各執(zhí)一詞。在羅里看來,她的想法和行為合情合理;而貝莎阿姨則認為,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也是人之常情,并沒有任何不妥之處。可是,整件事情并不是一出單口秀,而是一場對口相聲,羅里和貝莎阿姨既是各自故事里的主角,同時也是對方故事里的特邀嘉賓。在貝莎阿姨的故事里,羅里顯得有些強人所難,而且毫不顧及她的感受;而在羅里的故事里,貝莎阿姨的話聽起來簡直就不可理喻。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不會注意到自己陳述事實的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樣。于是,同一件事情,我們講述的故事的關(guān)鍵部分就與他人的故事發(fā)生了沖突,而這恰恰也正是導致談話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當談話無法繼續(xù)下去時,我們想當然地就認為問題出在對方身上,而對方則認為是我們制造了矛盾??墒聦嵣希覀冸p方敘述的故事存在差異,而我們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差異的存在,這才是導致談話越來越困難的“罪魁禍首”。就好比外星球的萊婭公主遇上流浪兒哈克,爭辯是必然的,絲毫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