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在鼓勵海盜為英格蘭斂財?shù)耐瑫r,還在想方設(shè)法從商人身上收取更多的商業(yè)稅,琢磨怎樣通過貨幣改革將民間的財富吸納到宮廷。倫敦12個大行會團體的成員構(gòu)成了市政管理的基礎(chǔ)。無論是哪里來的人,要想取得倫敦的公民身份,只能成為這些行會團體的會員,而會員身份的獲得必須經(jīng)過長期的學(xué)徒期,這樣一來倫敦的工商業(yè)就形成了子承父業(yè)的延續(xù)性格局,倫敦慢慢形成了以工商業(yè)為主的經(jīng)濟中心。
伊麗莎白不僅培育倫敦市場,還要將英格蘭的所有港口都打造成貿(mào)易港口,讓這些港口的貿(mào)易變成英格蘭巨大的稅收來源。只有這樣才有大筆的資金投入到海軍建設(shè)之中。除了倫敦,英格蘭西南部的普利茅斯和布里斯托爾港也為國庫貢獻了大筆稅收,南安普敦以及懷特島在海盜商人們的巨大貿(mào)易貢獻下,已經(jīng)成了英格蘭重要的海軍前哨基地。
腓力二世氣急敗壞,伊麗莎白卻暗地里為人販子德雷克高興。
德雷克沒有理會腓力二世快氣炸了的心情,而是再接再厲繼續(xù)搶劫。到了1573年8月9日,德雷克的聯(lián)軍在英格蘭西南的普利茅斯港登陸。這一天是星期天,平常虔誠的教徒們都到禮堂去聽牧師做禮拜,這一天的禮拜儀式改到了港口,掌聲一波接著一波,信徒們夾道歡迎德雷克聯(lián)合軍的歸來。人販子出生的德雷克被英格蘭人當成了英雄,在信徒們的掌聲中,說著不同方言的各色聯(lián)軍士兵們扛著繳獲來的火繩槍,雄赳赳地登岸。
伊麗莎白對德雷克的歸來打心眼兒里高興,但是腓力二世卻相當生氣。在這個他朝思暮想的小姨子面前,腓力二世盡力保持克制,做出一副紳士的樣子,暗地里卻有將德雷克扒皮的想法,理智告訴他,解決跟夢中情人的爭端要用智慧。腓力二世跟伊麗莎白簽訂了《布里斯托爾協(xié)議》,這個協(xié)議規(guī)定英格蘭和西班牙都不得窩藏對對方抱有敵意的第三方。
現(xiàn)在德雷克英雄般地回來了。伊麗莎白沒有別的辦法,只有用德雷克從西印度群島掠奪的巨額戰(zhàn)利品中自己享有的份額來給西班牙的菲利普一些補償。補償腓力二世讓伊麗莎白心里很不爽,但是德雷克的回歸讓整個英格蘭沸騰了,盡管德雷克這一次沒有找到傳說中通往中國的西北通道;但德雷克小試牛刀就搞到了一大筆珍寶,那么在遙遠的東方,一定還有更多的珍寶等待著英格蘭的冒險家去發(fā)現(xiàn)。
德雷克的成功給了朝廷里那些紳士們的心臟不小的刺激。
英國了解中國,最早始于14世紀。當時,威尼斯人馬可·波羅的中國游記在歐洲傳誦,后來英國人喬叟寫作《侍從的故事》里,將蒙古雄主成吉思汗描寫成一個“勇敢、善戰(zhàn)、賢明、富有、守信、仁愛”的完美皇帝,從那個時候開始,歐洲人通稱中國為“契丹”,英文單詞為“Cathay”,稱中國人為“契丹人”,伊麗莎白力捧的文學(xué)明星莎士比亞在戲劇里幾次提到契丹人。后來歐洲人還稱中國“西那”(Sena),其來源是Sin,Thin,Chin(秦),所以后來中國的英文就叫China。
伊麗莎白對自己一手捧起來的文學(xué)明星莎士比亞提到的契丹人很感興趣,甚至在心底仰慕已經(jīng)消失的雄主成吉思汗。德雷克搶劫的成功讓伊麗莎白雄心勃勃,并立即秘密制定了一個名為“契丹探險”的計劃,旨在尋找一條通往亞洲的近路。伊麗莎白親自擔任秘密計劃的股東,朝廷官吏、商界領(lǐng)袖、航海家、輿地學(xué)者紛紛解囊入股。英國人筆下十全十美的中國皇帝讓伊麗莎白又敬又畏,在制定“契丹探險”計劃的時候,伊麗莎白一改海盜做派,希望“契丹探險”計劃能夠通過禮尚往來的邦交手段來順利打通英格蘭跟中國的貿(mào)易通道,好讓中英兩國和和氣氣地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