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節(jié):比較思維(5)

每天懂一點實用心理學(xué) 作者:江樂興


小舟自己開了一家服裝店,這天,店里來了一位時尚的女士。她試穿了幾件,不是覺得衣服褶皺,就是衣服太寬松,一直沒有試穿到合適的。憑著多年的賣服裝經(jīng)驗,小舟知道問題的根源在于這個時尚女士一直沒有直起腰身,她每次試穿衣服的時候,都只是很隨意地在鏡子前面看一下。

這時,該女士又試穿了一件衣服,并且看得出她非常喜歡這件衣服。于是,小舟在旁邊建議說:"這些衣服有的大,有的小,把您身上優(yōu)美的線條都給遮住了,但這件衣服非常適合您,如果您能正式地站在鏡子面前,也許效果會更好一點兒。"

時尚女士一聽,立刻直起腰身,重新在試衣鏡前看著自己,這時這位時尚女士發(fā)現(xiàn),鏡子中的自己看上去那樣漂亮,并且覺得身上的衣服也非常適合自己,凹凸有致的線條,嬌美的身材。于是站在旁邊的小舟繼續(xù)說道:"這件衣服穿在您的身上,讓您看起來比以前更加苗條。"女士笑著說:"是呀!我也發(fā)現(xiàn)了,顯得瘦了幾斤。"然后毫不猶豫地買下了這件衣服。

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場合,每個人都會做出不同的行為,只有善于從中洞悉出其內(nèi)心世界中最真實的想法,才能有效影響他人,進(jìn)而與他人達(dá)成共識。就像文中的小舟一樣,她正是通過洞悉時尚女士心中對最后一件衣服的特殊喜愛,才提出了合適的建議,達(dá)到了向?qū)Ψ绞┘佑绊懙哪康摹?/p>

所以,當(dāng)你喜歡某一事物的時候不要獨斷地以為別人也喜歡,否則你的一廂情愿只會換來別人的反感和滿不在乎。要記住,我們可以推己及人,但不能一廂情愿,要仔細(xì)體察對方真正需要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一擊即中,走進(jìn)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10?相似思維法--萬事萬物都是有聯(lián)系的

世界上兩個相似事物之間往往會存在某種聯(lián)系,一個事物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另一個事物的變化,一個事物與另一個事物之間也必定有其相通之處。抱著這種思維去解決問題的方法即所謂的相似思維法。它在我們的生活中多有應(yīng)用。

相似思維法給我們的啟示

啟示:不要忽視客戶背后的資源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在幾十年的推銷生涯中總結(jié)出了著名的"250法則"。他認(rèn)為在每位客戶的背后都大約站著250個人,這是與他關(guān)系比較親近的人:同事、鄰居、親戚、朋友。如果一個推銷員在年初的一個星期里見到50個人,其中只要有兩個客戶對他的態(tài)度感到不愉快,到了年底,由于連鎖影響就可能有5000個人不愿意和這個推銷員打交道,因為他們知道了這樣一件事:不要跟這位推銷員做生意,他不可靠。這就是喬·吉拉德的250定律。在他的推銷生涯中,他每天都將250定律牢記在心,抱定生意至上的態(tài)度,時刻控制著自己的情緒,不因客戶的刁難,或是不喜歡對方,或是自己心緒不佳等原因而怠慢客戶。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