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末和初冬,如果你正好在紐約,也正好有shopping的欲望,除了根據(jù)一般旅游手冊的指點可以去五大道或蘇荷區(qū)血拼,還有一片你也許從未注意過的角落,也很值得你逛上一逛。而且也許,逛了之后你會覺得比五大道更讓你癡迷。這種地方大多掩藏在曼哈頓中城的服裝區(qū)里,掩藏在一棟棟繁忙的時裝公司辦公大樓里,不做廣告,也不發(fā)傳單,且常常只持續(xù)兩或三天轉(zhuǎn)瞬即逝,因此,不大為外人所知,也像是不欲為外人所知。對于這樣的兩三天,很多愛美女士會早早地開始惦記,早早地在日歷上做好記號。尤其是初冬那一季的幾天,因為臨近年關(guān)的緣故,對它的期盼和喜悅會來得格外強烈些。
聽上去好像是公司的年底派對酒會,呵呵,不是,我說的不過是時裝公司自己組織的亂糟糟卻又熱鬧非凡的清倉售。
沒在時裝公司做過的人怕是很難想象,每個設(shè)計季結(jié)束以后,每家公司里,每個設(shè)計師屋內(nèi),打版師傅和生產(chǎn)管理員的身邊,好的、壞的,殘次和合 格的樣品能堆起多少。老牌公司從前的做法是把這些樣品放入倉庫,當做檔案儲存起來。可曼哈頓的房產(chǎn)近十年翻了數(shù)番,有能力租倉庫的公司已鳳毛麟角,這些樣品到一個銷售季結(jié)束時就成了公司的負擔。漸漸地,很多公司要么把樣品分給或以幾乎不要錢的價格──二美元或五美元一件,或二十美元一包──賣給內(nèi)部員工,要么像近年來,由公司出面在公司內(nèi)部舉行半公開清倉銷售,回饋社會的支持,也從社會謀點收入。這個時節(jié),在曼哈頓時裝區(qū)里,雖然一棟棟
公司大樓外表看似風平浪靜,可只要你往上多走幾層樓,就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層都有一到兩家正如火如荼地擺著貨攤。從這些貨攤,你也能看出不少時裝業(yè)的信息。
去年以前這樣的清倉售的情景大多是這樣的:大一點的公司,比如美國本土名牌Rebecca Taylor和Nanette Lepore,會騰出或租用幾百上千平米的一整層樓,將掛滿樣品的貨架擠擠挨挨堆入其中。從各種渠道得到消息的女人們像趕集一樣一早趕去排隊,人潮如涌,大有擠爆電梯間的架勢。待時辰一到,公司敞開,這些女人又像入股市一般蜂擁而進,奔跑著撲向貨架,根本顧不得細看,三把兩把搶奪下盡可能多的衣服。
這種清倉售通常是沒有試衣間的,有的甚至連簾子也沒有,只在地上隨意立上幾面鏡子。女人們無論老幼,更無論身份地位,人人抱緊滿滿一懷的衣服,尋到個角落就開始脫衣試裝,赤身裸體地跟其他女人爭用鏡子。幾年前從大陸來的設(shè)計師韓楓也難得地搞過一場清倉售,不過還算“斯文”。我那天從里面出來時正看見譚盾太太進去。幾天以后,她出現(xiàn)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為臺上的譚盾鼓掌,穿的正是那次清倉售上的一襲綠裙。
可是,這樣的熱鬧景致,在前年九月雷曼兄弟倒閉之后的第一個冬季就立竿見影地消失了。貨仍不少,Tracy Reese仍占用了一整家店鋪擺攤──可見時裝業(yè)對華爾街的風云突變毫無防備,不過,毫無防備的又豈止是時裝業(yè)呢?可是人少了,尤其是白人女性的面孔少了,幾乎一個都看不見,看到最多的是來自香港和大陸的女人,而且她們?nèi)阅軆?yōu)哉游哉地掏著錢包。都說華人存錢的習慣在危難時才顯出可貴,清倉售也是個證明。
到了今年,情景就愈發(fā)慘淡了。貨量大大縮水,Nanette Lepore往年怎么也要推出八列樣品貨架,今年只擺了兩列。看得出,時裝業(yè)已經(jīng)在做調(diào)整。面對前景不明的市場,削減生產(chǎn)最保守可也最安全,但對人的心理卻也傷害不小。變化最大的,要數(shù)T臺樣品,往年滿滿一面墻的T臺樣衣,今年只剩了零星幾件,說明這一季大牌時裝公司的新設(shè)計也被大大壓縮,這就難怪今年會有那么多設(shè)計師失業(yè)呢。
看到這副景象,我們的心里更不免打起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