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大話西游》太鬧,綜藝節(jié)目太俗,手機短信太無聊,但是這都體現(xiàn)了人性中隱藏的要求平等、要求削平貴賤尊卑等級的意識。
狂野的節(jié)日1482年1月6日,巴黎市民沉浸在“愚人節(jié)”的狂歡之中。法院大廳正在進行“愚人之王”的選舉。選舉規(guī)定,每個候選者無論是男是女,都要參加“怪笑比賽”。于是各種奇形怪狀的面孔不斷地出現(xiàn),每副面孔上都有一副怪笑,每個人各有姿態(tài)。競選者和觀賞者通通無拘無束。整個大廳只是一個粗暴同狂歡的大熔爐,在那里每張嘴里都有一個叫聲,每對眼睛里各有一種光輝,所有的人都在喊叫和喧囂……最后,一個地地道道的畸形怪物——巴黎圣母院的鐘樓怪人卡西莫多被選為愚人之王。他長著四方的鼻子,馬蹄形的嘴,獨眼,駝背,跛腳,身體的高度和寬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兩腿從前部看好像是兩把鐮刀,刀柄同刀柄相連起來。面對這樣一個怪物,一陣陣驚奇和贊賞的狂叫淹沒了大廳,人們的情緒達到了最高點。
所有的醫(yī)生們,所有的隨從們,所有的扒手們,同著學生們一起排成行列,到牧師的儲藏室里去找尋愚人之王用的紙糊冠冕和可笑的袍子??ㄎ髂嗳稳思医o他穿戴,他不笑,溫和的樣子帶著驕傲。人們簇擁著幸運的愚人之王像潮水般涌出來,把“怪物”抬在肩上,狂熱地歡呼著到大街上去游行。
“乞丐王國”的男女老少唱著跳著,用骯臟的詞匯互相嘲笑和辱罵著,宣泄著胸中的歡愉;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藏匿在人群之中,口里喃喃地念著咒語;被稱為魔女的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達,在她腳下的波斯地毯上翩翩起舞,輕捷、飄逸、猶如天仙,臉上蕩漾著迷人的笑容;而愚人之王在人們的肩上興奮地號叫著,那張可怕的臉由于激動更加變形,恰似猙獰的魔鬼……笑聲的魔力這就是法國文豪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中“狂歡節(jié)”的場景??駳g節(jié)是西方文化史上一種淵源深遠的節(jié)日。最早的狂歡節(ji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酒神祭典之后的狂歡活動。在狂歡節(jié)期間,人們停止工作,走上街頭、廣場,舉行各種游藝活動。人們打破以往的等級界限,不顧一切官方限制和宗教禁忌,化裝游行,吃喝玩樂,進行各種可笑的儀式和祭祀活動,小丑和傻瓜、巨人和侏儒、國王和乞丐都登臺演出,充滿了戲謔和發(fā)泄,集體創(chuàng)造出一個怪誕的時空,把等級制度、宗教禁欲對自身造成的壓抑情緒通過狂歡統(tǒng)統(tǒng)釋放出來。這是一場自發(fā)自愿、人人參與、人人是導演、人人是演員和觀眾的盛宴。
俄羅斯著名思想家巴赫金認為,狂歡節(jié)使得世界與人的關系不再是冷冰冰的、嚴肅的,世界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而是與人貼近、合為一體的,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駳g打破了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以及與之相關的恐懼、敬畏、虔誠和禮節(jié),破壞和消除了一切由恐懼和敬仰形成的距離和禁忌。一切在普通的世界里可怕的、嚇人的東西,在這里都成了歡快的“滑稽怪物”,從而使人變得沒有恐懼,沒有虔誠,能夠以徹底的新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
狂歡是人類生活中具有一定世界性的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從歷史上看,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狂歡活動。我國雖然沒有西方那樣的狂歡節(jié),但是民間熟悉的廟會其實也具有相似的精神內涵。在這些活動中,下層群眾充當了主角,不限制婦女參與,服裝和道具也可以胡穿亂用,具有一種潛在的顛覆性和破壞性。中國古典小說如《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儒林外史》中都有大量關于狂歡場面、狂歡精神的描寫。
喜劇的秘密過去,文藝界的人們常常為一個問題爭論不休:究竟什么是喜???喜劇從何而來?巴赫金認為,喜劇就是一種狂歡。我們可以從幾乎所有喜劇中發(fā)現(xiàn)狂歡的精神。周星馳的經(jīng)典影片《大話西游》就是這樣一部典型的喜劇。
在巴黎的狂歡節(jié)上,丑陋殘疾的敲鐘人被戴上王冠,選為國王。這是一種對神圣的王權的戲謔模仿。在這種滑稽的模仿中,嚴肅的事情被降格為詼諧?!洞笤捨饔巍反罅康剡\用了這種手法。
“曾經(jīng)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這段《大話西游》中的經(jīng)典臺詞,原本是王家衛(wèi)影片《重慶森林》中金城武飾演的警察的獨白,帶有哲理性和沉痛的記憶。它嚴肅地說著一個關于遺忘、記憶和永恒的道理。而至尊寶則兩次“抄襲”了這段獨白。第一次是一臉壞笑的模仿,得意洋洋的吊詭逗笑觀眾,第二次卻是對第一次戲仿的“戲仿”,成了肯定的真實。正是由于不經(jīng)意地戲謔嚴肅的甚至沉重的情感,使年輕人很容易就接受了戲仿的快意,同時它在戲仿的時候又說著真實的悖論和感情的純真,于是不脛而走,成為社會時尚。
《大話西游》中的人物更是如同狂歡節(jié)一般顛倒錯亂。吳承恩筆下的唐僧雖然有點迂腐、有點分不清人和妖魔,但菩薩心腸、精通佛經(jīng)、不畏艱辛,一心取經(jīng)西天,依然是一代高僧的風范,到了《大話西游》中卻成了啰唆、自私、讓人哭笑不得的人見人煩的家伙。熱愛自由、勇于反抗、斬妖除魔、頑強不屈的那個頭戴金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磨難的美猴王在《大話西游》里成了“從事很有前途的職業(yè)”的強盜,英雄特質喪失殆盡,背叛、說謊、油腔滑調,盡顯無賴本色。狡猾、狠毒的白骨精在原著中“三戲唐三藏、驅逐孫悟空”,而《大話西游》里的白晶晶卻成了純情少女,對孫悟空一往情深,“妖不再是妖,成了人妖”??v觀《大話西游》中的人物,給我們的感覺是怎么能這么演,“好像一切都翻了個”。這種“翻了個”的感覺與狂歡節(jié)上的那種顛覆完全一致。
在狂歡節(jié)的廣場上充滿了一種特殊、不拘形跡的言語,與官方文學和統(tǒng)治階級的語言大相徑庭。人們毫無顧忌地吆喝、夸罵、發(fā)誓、詛咒,邏輯顛倒,褒貶融合,甚至不合語法。《大話西游》的語言完全具備這種特征?!按说貫鯚熣螝猓魑挥置婺开b獰,絕不像一家客棧,莫非是一間黑店?”“小便完了穿褲子,不然你哪來那么大一缸水洗澡?”“為了愛情,就算你真的毀我的容也是值得的?!薄巴?,連我也中招了,兩塊胸肌都掉到肚臍上了?!薄皫蛡€忙,大家都是神仙,不要再性騷擾我好不好?!边@些非理性語言使人們的邏輯思維猛然斷裂,打破觀眾接受的期待視野,在猝不及防中獲得驚奇感,從而達到喜劇效果。
狂歡充斥的世界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狂歡幾乎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幾乎占去電視領域半壁江山的綜藝節(jié)目中,通過插科打諢、模擬、戲仿以逗人笑樂是其拿手好戲?!堕_心辭典》的主考官王小丫與選手之間的一問一答其實是對現(xiàn)實考試的一種戲仿;在《非常6+1》中,一個普通人經(jīng)6天培訓即可如明星般登臺演藝;《歡樂總動員》的《超級模仿秀》環(huán)節(jié)就有戲擬明星的味道。在無數(shù)戲說歷史劇中,沉重的歷史被置換成了恩恩愛愛的輕松“故事”,對歷史的真實判斷被演繹成了鴛鴦蝴蝶式的感性。一代明君成了風流倜儻的多情小生;行刺秦王的壯舉被演繹成了一段兒女恩怨情長。
網(wǎng)絡則是一個更大的俗眾狂歡廣場,網(wǎng)絡文學和flash動畫中,戲擬的東西不可計數(shù)。許多大家名篇如四大名著、金庸小說都成為移花接木的好材料。在如此戲仿中,權威消解了,傳統(tǒng)推翻了,僵化的思想打破了,充滿了重估一切價值的開拓探索精神。
當手機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的時候,手機短信也成為一種大眾狂歡。短短的幾行字實現(xiàn)了對傳統(tǒng)以及權威話語的歪解,對各種傳統(tǒng)意象的扭曲,以及對愛情、親情、友情的嘲弄。如“你勤勞得像蜜蜂,漂亮得像蝴蝶,忠誠得像小狗,乖巧得像小貓,憨厚得像老牛,威猛得像老虎,怪不得別人都叫你……禽獸。”把人們心目中代表各種傳統(tǒng)美德的形象以“禽獸”二字來加以概括,不僅構成一種令人先喜后怒的藝術效果,也是一種對傳統(tǒng)話語的反撥。
有人認為《大話西游》太鬧,綜藝節(jié)目太俗,手機短信太無聊。其實這種現(xiàn)代人所不能適應的“鬧”正是狂歡節(jié)的藝術感受的體現(xiàn)。它體現(xiàn)了人性中隱藏的要求平等,要求削平貴賤尊卑的等級意識,在相互的嬉戲中體現(xiàn)平民化的傾向,為自己營造了一個自由、褻瀆神圣、心靈狂歡的時刻。在這個時刻,鐘樓怪人的狂歡節(jié)就仿佛是嚴肅世界的一個出氣孔一樣,讓人們在狂歡式的大笑中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