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濟恐慌的制造元兇(8)

石油黑幕 作者:(美)安東尼婭·朱哈斯


截至目前,按人均來算,美國是全球變暖現象最大的肇事者。根據目前掌握的最新數據,2004年,在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中,30%來自美國,來源主要是轎車和卡車。美國還是石油的消費大國。美國的人口只占全世界的5%,但是石油的年消耗量卻占到全球的25%。事實上,美國每年的石油消耗量是位列其后的五國的總和,這五個國家是:中國、日本、俄羅斯、德國和印度。美國人均每天使用近14升石油。盡管塑料、油地氈、尼龍、聚酯纖維等石油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俯拾皆是,石油消耗的大戶仍然是汽車。

在美國,70%的石油消耗來自汽車、火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汽車。世界上用掉的每7桶原油中就有1桶是燒在了美國的高速路上。事實上,美國汽車數量的增長超過了人口的增長:每3秒鐘就有一輛新車上路,但每8秒才有一個嬰兒降生。美國人逐漸意識到這種消耗是不可能長久的。很多人都希望看到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少,清潔、可再生的替代能源得到日益廣泛的應用,公共交通越來越發(fā)達,鬧市區(qū)更適合步行,軌道交通和電車更為便利。正因如此,民眾的利益與石油行業(yè)的經濟勢力產生了正面沖突。

石油巨頭希望我們相信它們也是解決問題的一股力量,相信它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了人類的未來在于清潔能源。它們的廣告試圖讓我們相信它們已經在利用其豐富的資源創(chuàng)造一個由清潔、綠色、可持續(xù)、可再生的能源構成的未來。別相信這些天花亂墜的宣傳。雪佛龍一天在鉆機上花掉的錢(約50萬美元)比它2006年一整年在清潔能源上的投資(約30萬美元)還要高出60%。大部分石油公司的這一比例都與此相當,甚至還高過雪佛龍。沒有一家石油公司在清潔、可再生替代能源上的投資超過其年度總支出的4%。如果你讀完這本書只能記住一句話,那就請記?。骸笆途揞^正竭盡全力地維持其現有地位,并不惜動用手中大量的資源來實現這一目的?!?/p>

大型石油公司自出現后就通過收購等方式排擠競爭者,以擴大自身規(guī)模。同時,它們利用空前雄厚的資金來試驗那些高成本、高風險、環(huán)境破壞力強的方法,借此從油砂中刮下、在山上鉆探、從深海中提取地球上剩下的最后一滴油,這些資金往往是由納稅人的錢補貼的。同時,對于試圖改變現狀的積極努力,它們百般阻撓。

2003年,時任??松梨谑紫瘓?zhí)行官的李·雷蒙德(Lee Raymond)警告說:“隨著石油需求的增長和現有生產區(qū)域的減少,我們已經直面一個艱巨的任務了?!边@一“任務”決定著我們愿意走多遠去獲取世界上剩余的石油,以及我們如何做出這個艱難的抉擇。

作為公眾,我們僅僅決心終結石油的暴政是不夠的,還需采取實際行動。這本書將解釋我們?yōu)槭裁幢仨氝@樣做以及怎樣做。石油巨頭的繁榮是建立在其神秘、不透明的行為和對信息的封鎖之上的。要直面它的勢力,我們就必須先揭下它的神秘面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