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降生人世,不逾四歲,如何說起話,開口與他人交談?
越仔細探討語言,越會發(fā)覺語言結構的深奧與其運用的變化萬端,人的幼兒如何在初懂人事、智力未開之時,便學會使用如此復雜無比的語言?
我們要將幼兒令人驚異的語言稟賦,印證前述辨認特征的自然能力,進一步指出它們與創(chuàng)造力的關聯(lián)。這是自然授予人的原始創(chuàng)造特質(zhì)之一??上嗽谥鸩竭m應文明時,這種原始的創(chuàng)造特質(zhì)卻同步在退化。
十一、人類語言的普同設計
我們早先已談到皮亞杰對智慧發(fā)展的研究,指出人描述世界的能力須經(jīng)多年一步步循序?qū)W習,他著名的守恒實驗說明了兒童要到十一二歲才能確知:水的容量不因裝到不同形狀的玻璃瓶而有所不同(參見皮亞杰《兒童心理學》),換句話說兒童文明能力的發(fā)展,遠比一般人想象的來得遲緩,我們不能太高估兒童,苛求兒童接受抽象水平偏高的教材。
可是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低估兒童,兒童稟賦的是人在自然中經(jīng)漫漫歲月、千錘百煉、演化得來的珍貴特質(zhì),前面所談辨認事物特征的自然能力便屬其一。在"描述世界"的文明能力方面,固然依皮亞杰所說,小孩隨著他與實際世界的不斷互動逐日成熟,可是在"辨認特征"的自然能力上,小孩卻因年歲增長而迅速退化。
忽視自然能力如辨認特征的稟賦,是皮亞杰認知理論的缺陷,也是導致它后來受到喬姆斯基(N.Chomsky, 1928-,或譯成杭士基)等變形語言(transformational linguistics)學派強烈質(zhì)疑的背景原因。
喬氏在1957 年出版的"句法結構(syntactic structure)"中,對語言學提出革命性的見解,將語言學的研究指向語言的句法變形律(transformation rules)及其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s)。喬氏將一套語言中所有的語音串(sound sequence)視為集合A,而試圖與由意義(meanings)組成的集合B 建立明確的對應關系,在數(shù)學用語上稱為語言函數(shù)。語音串的編組裁輯亦在此對應關系中有系統(tǒng)的呈現(xiàn),而對應到完整的新意義。這種編組裁輯在對應關系上的操作規(guī)則,便是變形律。以這樣抽象的觀點來看語言,可以察覺到在語言的外貌下掩藏著一套語言符碼的理論及其關系于符碼與意義的深層結構。而比較各民族語言的符碼理論及其深層結構,更發(fā)現(xiàn)各套語言有普同的設計(universal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