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很多父母把種籽當成孩子的教育醫(yī)療所,等孩子"療好了傷",自己找到了好的親子對應(yīng)模式,就又回到學區(qū)公立小學和主流價值相合;也有父母受不了長期的通學,或是擔心孩子太有主見后的社會適應(yīng),在"適當?shù)臅r機"把孩子帶離種籽;也有交不出學費不得不離開的孩子;更有孩子自覺壯大,想要出去看看世界,在師長的祝福下,轉(zhuǎn)學體制學校的例子。當然也有就此終老校園,就算畢了業(yè)都打算長大以后回校任教的孩子。而種籽的老師,像校園中那棵美麗的青楓,靜靜地站在那里,陪著愿意來到樹下的人們,共同度過一段歲月。
所以,我為種籽爭取政府補助時,面無愧色--因為種籽真的是所有體制教育的改革試驗場。如果這個社會還有一線清明,就不該讓這個付出成本最低的教改實驗學校消失或變質(zhì)。說真的,我會覺得當年創(chuàng)建種籽的雖然是一群追求理想教育的家長,但是種籽運作迄今,已經(jīng)是整個臺灣的社會資產(chǎn)。所以,維持它的存在是社會的整體責任。在這里,無論是一般學生,還是肢體障礙、心理障礙、知能障礙、學習困難、資賦優(yōu)異的孩子,都可以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得到最大的善意協(xié)助,并能彼此友好相處。這是我看重它的地方,也是它對社會的貢獻可能。
我常想,像種籽這樣集所有不利條件于大成的學校--經(jīng)費共攤、學費自付、沒有營養(yǎng)午餐、沒有住宿、處在烏來山區(qū)日日通學的艱困學校,居然還能存在,真是臺灣社會的奇跡。事多、薪少、離家遠,還能留住這么多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更是人心未死、理想仍存的鐵證。我很感謝在人生的機緣中,有幸參與這樣的教育工程,認識這么多的朋友。未來,種籽一定還會有所成長、有所變化。
《種籽手記》記錄的是1996 年2 月到1997 年2 月的種籽形貌,現(xiàn)在你到種籽來,會發(fā)現(xiàn)學校的布置又變了,苑長和部分學生的面孔都換了。不變的,是我們合理的師生關(guān)系、創(chuàng)校的精神以及愈來愈清明的種籽風格--眼睛望著星星,雙腳踩著大地,一步一痕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