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節(jié):書寫的原罪是漫無目的的流徙(12)

公寓導游 作者:張大春


我沒見識過那本補編,手頭倒是有一本《茶余客話》。這一回并不太費力,我很快地就翻檢到《吃檳榔惡習》這一條。題已標之為惡,其不屑可知。

"大腹皮,《本草》言其性罪猛;破氣,虛損者忌之。其子即檳榔,性益加厲,今人多好食之,亦無恙。檳榔樹高五、七尺,皮似青銅,節(jié)如竹,其葉聚于杪。業(yè)下數(shù)房,房結數(shù)百子,名'棗子檳榔'。中有實,如雞心,與海南子無異?;浫?、滇人熟而后食,臺灣人則生時即取食之,云可治瘴氣、消飽脹。以蠣房灰用柑子蜜染紅,合海沼藤食之。每會席,賓客前各置一枚。京師小人和蘇子荳蔻貯荷包中,竟日口中咀嚼,唇齒搖轉,面目可憎,歲靡數(shù)十千。近士大夫亦有嗜者。阮亭(按:即王士禛,別號漁洋山人)云:'轎中端坐吃檳榔',貴人亦不免矣。范石湖云:'巴蜀人好吃生蒜,臭不可近。'頃在嶺南,其人好吃檳榔,合蠣灰抹扶留藤,食之則昏,已而醒快。三物合和,唾如膿血,可厭。今來蜀道,又為食蒜者熏,作詩云:'南飧灰薦蠣,巴蜀菜先葷。幸脫蔞藤醉,還遭胡蒜熏。'邱浚贈五羊太守詩云:'階下腥臊堆蜆子,口中膿血吐檳榔。'又《峒溪雜志》載:'蔞藤葉可以做醬',即蒟醬也。'"

初初這樣一讀,我大概可以猜得出:王克純教授也看了四月十七號的那張《聯(lián)合報》,大概他也受不了"提升檳榔西施的藝術層次,扶植成為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這種鳥話罷?那么,我該附和他嗎?或者──駁斥他?

直覺告訴我:王克純教授想借由阮葵生對檳榔的厭惡來隱喻一個政治性的態(tài)度,那是人類從聚居成部落性的動物之后就再也沒有改變過的一種歧視情感:距離權力核心越遠的地方所發(fā)生的一切就越骯臟、越邪祟、越野蠻。所以無論巴蜀、嶺南或者我們今天定居所在的臺灣,看在阮葵生這樣的人的眼里,就是"階下腥臊"、"口中膿血"的符號。

我很快地想到:那位想要"提升檳榔西施的藝術層次,扶植成為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的學者也許并不是一個愚蠢的蛋頭,反而是親切地體認到檳榔──作為一種邊陲賤民的可憎食物──實則只不過是一個巨大的權力機器咀嚼之后任意唾棄到遠方的一種渣滓罷了。

流徙,于焉不只是一種懲罰,而簡直是一種罪惡了。

"誰說中國人沒有原罪觀呢?"我在回復王克純教授的電子郵件上打下了這樣幾個句子,"我們的原罪就是流徙,距離權力越遙遠,中國人的罪孽感就越深重罷?"

他沒有再回復過我。我們之間這一場看似沒有結局的對弈恐怕也就在我自己的最后這一段話上有了結局──我忽然想到,王克純教授跟我兜了那么大一個圈子,目的是要我自己去發(fā)現(xiàn):一旦我書寫,就擁有了權力;而一旦我對書寫有了自覺,便又處于一種厭棄權力的流徙狀態(tà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