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照相去(3)

女少年 作者:秋微


我媽最后嚷的那句話在我心頭環(huán)繞:

“你有什么了不起!”

這句話有足夠的力量把我那些天咬緊牙關對自己默默的鼓勵全部擊碎。

我媽媽當然不知道,我的第一任前夫在跟我離婚前夕,發(fā)狠說的也是同樣的一句話:“你有什么了不起!”

“我有什么了不起?”在異國他鄉(xiāng),黃昏中,我自問。

這個問題讓一切都隨著天光在瞬間變得黯然。

我有什么了不起?

唉,我當然沒有什么了不起。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普通地希望愛和被愛,普通地活著,普通地卑微,普通地希望一切都能更有秩序。這個“秩序”包括鞭策那個剛從“丈夫”變成“前夫”的男人更有事業(yè)心,這個“秩序”包括提醒我媽沉浸在自己的拍照的快感中時不要影響路人或破壞人家的規(guī)矩。

更要命的是,這個秩序的概念原本來自我的家庭教育,而陳萍才是那個教育體制的建立者和領導者。

這真是一個很蹊蹺的過程:

在陳萍對我的教育中,口口聲聲都是如何尊崇規(guī)矩,然而一旦我長大成人,就發(fā)現(xiàn)正是“規(guī)矩”最容易讓一個人身陷囹圄。

甚至,我媽自己也早忘了她對我關于規(guī)矩的教誨,當規(guī)矩與她的愿望自我矛盾時,她選擇的既不是規(guī)矩,也不是愛,而是逃離,就像我小時候她很多的選擇一樣。

我媽回來對誰也沒特別說我們在法國的口角,她長久地沉浸在自己被攝影的那些照片里,我聽到她對不算太熟悉的親戚朋友們夸贊我如何孝順懂事。

她夸大了我的行徑,讓我十分汗顏,同時我也注意到我媽對法國,或是說整個的歐洲之行都沒有多少切實的記憶。她唯一專注的事情就是拍照,好像背負著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要讓認識她的那些人目睹她在異國他鄉(xiāng)一覽眾山小的風采。

當然,事實是,那次旅行也成了我們家家庭旅行的階段性的終結。

我們家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一個循環(huán):始于一個好的出發(fā)點,終于一個不夠好的結束。但不論多好多不好,對外的說辭總歸能保持一致的光彩照人惹人垂涎。

我父母的個性中最難得的相似之處是,他們在碰到任何情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絕對不是關注這件事本身的變化或意義,而一定是在意外人對這件事的觀感或評價。

我一直對此無法真正理解,他們對外人的觀感和評價的在意程度遠遠超過“發(fā)生”本身,他們對別人的看法的執(zhí)迷簡直像現(xiàn)在的大部分藝人或政客一類的所謂“公眾人物”???,問題是,關注他們的外人從來也都相當有限。尤其在我爸辭去工作之后,從他們的30來歲到他們的60來歲的這30年間,關注他們的人群全加在一起也不過就30來個,這已經(jīng)包括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同事。何況這30來人也沒有持續(xù)的熱切的關注。

這真讓人迷惑,那30個人,究竟他們何等重要?使得他們的議論能長期的左右我的父母對一些事情的決定,或起碼是長期的讓他們像內(nèi)心被封鎖蒙蔽了一樣看不到自己的真實意愿。

不,確切地說,是他們根本就不在意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這就奇怪了,對一切表現(xiàn)的如此“在意”的一對夫婦,最“在意”的,卻往往不是真實的自己或事情的本身。

我忘了是哪個西方的文學家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很多人在二三十歲就停止成長,然后終其一生都是在重復自己。”

如果這樣的人能被歸于一類的話,我父母就可以去當“代言人”了。

我30來歲的某個夏天,我父母某次又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之后我媽搬來和我們同住,時年我的女兒趴趴剛6個月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