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事實例
林先生是一家大型企業(yè)的產品推廣部負責人,負責公司產品的市場推廣活動。最近,公司新研究出來的一種產品開始批量生產,老板要求林先生針對這種新產品拿出一份有分量的市場推廣計劃。林先生自己本身也對這一產品信心十足,加上老板說的“一份有分量的推廣計劃”,所以林先生下了一番狠功夫,從平面媒體到網絡媒體,再到商鋪的推廣,宣傳聲勢之浩大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林先生撰寫完計劃,自己都興奮得在一旁眉開眼笑。
第二天上班,林先生將自己的推廣計劃交到了老板那里。老板看了林先生的計劃也很興奮,但是當老板看到推廣計劃的預算時,皺了皺眉頭,沉思片刻。老板將林先生的推廣計劃放在桌面上,先是肯定了林先生的想法,然后對林先生說:“這個推廣計劃分量是足夠了,但是架勢太大,有沒有更實際一點的辦法呢?”
戰(zhàn)局分析
在經濟社會里,最實際的東西是什么?錢!弄清楚這一點,就不難猜測老板的本意了。做老板的都有這樣的一個思維,就是希望用最小的成本,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因為企業(yè)是老板自己的,錢也是老板自己的,花自己的錢當然心疼了。所以,在老板的潛意識里,自然是越省越好。
老板讓林先生拿出有分量的推廣計劃,林先生也按照老板的指示執(zhí)行。但是到了成本預算這一塊的時候,過不了關了?;ㄥX太多,老板心疼了。一開始的時候,是老板自己要求推廣計劃要“有分量”,有分量就等于費銀子,結果分量夠了,老板自己卻心疼起銀子,不舍得花這些錢了。這樣的話,老板實在不好意思對林先生直說,說自己還舍不得這么出錢或者沒能力大出血,因此只能把話講得委婉一些,不去把“錢”這個字點出來,讓林先生去體會這個意思。
應戰(zhàn)措施
老板沒錢,或者舍不得花錢,這對老板來講是十分尷尬的一件事。不到萬不得已,任何一個老板都不會愿意在員工面前表現出這一點。老板資金不足,想要員工了解情況進而體諒自己時,使用最多的手段就是進行暗示。面對老板的暗示,員工只能選擇退卻,主動幫助老板減少開支,這一點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因為錢是最敏感的話題,最能挑動老板的神經,牽扯到老板的尊嚴。不僅如此,在主動幫助老板削減開支的同時,還不能將“老板缺錢”這個事實點破。因為將話說破,就相當于掃了老板的顏面。要知道老板費著力氣玩暗示,就是為了這點面子,捅破這層窗戶紙,接踵而來的一定是老板的雷霆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