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是從“花謝花飛花滿天”開始的,“花謝花飛花滿天”寫一個“亂”字,不免讓人想起辛棄疾的“閑愁做弄天來大”,“游絲軟系飄春榭”也是寫一個“亂”字,不免讓人想起李煜的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有了“滿天”,有了“游絲”,有了“軟系”,詩人的滿懷愁緒,就有了個形象的托體,滿懷愁緒就有如“絲”有如“系”一樣,糾纏在一起,所以“愁緒滿懷無釋處”才會有那么大的感染力。短短五句就把愁形容得沒個縫了。傷春了,出來釋悶,“忍踏落花來復(fù)去”?這就轉(zhuǎn)到惜花上來了。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是不是詩人在嗔怪柳榆無情,不管桃飄與李飛呢?從字面上理解應(yīng)該是這樣的,但實際意思卻并不是如此的。因為前面就說過“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又怎么芳菲呢?惜花其實是惜人,只是惜花,是沒有什么情感意義的,是不會引起共鳴的,因為“桃李明年能再發(fā)”。所以本句是互文,就如古詩“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一樣,詩人本不想傷感,柳、榆、桃、李,芳菲也好,飄飛也好,本沒有太多的理由傷感的,但更深一層次的傷感“明年閨中知有誰”爬上了心頭,無法排遣了。詩人對梁間燕子倒是頗有微詞的,因為燕子會啄花,不懂憐香惜玉。
這不禁讓人想起魯迅先生,魯迅先生說:“譬如說罷,古人看見月缺花殘,黯然淚下,是可恕的,他那時自然科學(xué)還不發(fā)達,當(dāng)然不明白這是自然現(xiàn)象。但如果現(xiàn)在的人還要下淚,那他就是胡涂蟲?!边@真真的太小看古人了,難道林黛玉就不明白這是“自然現(xiàn)象”?惜花其實是惜人,更進一步說,惜人其實是自惜。寶玉聽見《葬花吟》,不覺慟倒山坡之上,“試想林黛玉的花顏月貌,將來亦到無可尋覓之時,寧不心碎腸斷!既黛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推之于他人,如寶釵、香菱、襲人等,亦可到無可尋覓之時矣。寶釵等終歸無可尋覓之時,則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dāng)屬誰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復(fù)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時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wǎng),使可解釋這段悲傷?!边@就是由惜花到惜人再到自惜,寶玉不愧是黛玉的知己。試想,如果林黛玉死了,桃花可以依舊笑春風(fēng),寶玉也可以再遇上花容月貌,但是心中沒有那樣的情誼,縱使夜夜笙歌,吟詩作賦,又有何許意趣!
相比之下,崔護的那首詩,在人面與桃花的對比中,由看花而惜人,比俗語“好花不常開,好的女人不常在”,也高不到哪里去,不常在,畢竟還有在,只要珍惜下一個就是了?!对峄ㄒ鳌犯呔透咴谧韵?。
詩人下一步的筆觸就直接觸到自己身上了?!耙荒耆倭眨L(fēng)刀霜劍嚴(yán)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ㄩ_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鼻啻菏谴嗳醯模谴嗳醯?,美麗也是脆弱的。詩人到這一步,似乎無法排遣,只能同歸于“鳥自無言花自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