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中的“線襯”
在一塊紙板上戳出一個針孔,把眼睛靠過去;透過針孔看過去,并同時轉動紙板。這時,你會看到自己視網膜上的毛細血管鋪在飄著云彩的天空背景之上。這是如何發(fā)生的?--Doohan Cho,來自韓國首爾。
這是令人十分感興趣的被稱為浦氏造影的現(xiàn)象,是以捷克生理學家和神經解剖學家Jan Evangelista Purkinje的名字命名。這個現(xiàn)象展示了一個反對“人類智能設計說”的有力論據。
在人的眼睛里,光線要經過所有的神經纖維和血管才能到達接受光線的細胞。這種神奇的布置意味著血管會在眼底投下陰影。這也解釋了如果透過一個運動的針孔看過去便能夠見到毛細血管的原因。的確,造物主真不應該犯這樣的錯誤,畢竟章魚的眼睛就設計成了另一種相反的結構順序。于是產生了這樣一種可能性,即神秘而有智慧的設計者在設計生命時可能認為,頭足類動物是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形式。
正常情況下我們看不到血管陰影的原因是,人的眼睛不能捕捉靜止的圖像。我們能夠看到諸如塑像或房門等不移動的東西,不過是由于我們的眼睛在不斷地進行著微小的運動,這種運動保證了這些靜物的圖像在視網膜上產生晃動。使用精密的眼睛跟蹤設備有可能使任何視網膜圖像完全靜止,一旦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眼前的景象就會消失。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特洛克斯勒視盲”的現(xiàn)象。假如我們的眼睛完全靜止,則我們就幾乎失明了。這也是高明的設計?嗯?因為血管是眼睛的組成部分之一,會跟著眼睛一起運動。也就是說,對于我們的“影像接收器”來說,血管和眼睛總的來說是相互靜止的。因此,血管通常是不可見的。
在瞳孔之外轉動針孔改變了光線到達眼底的方向,其產生的效果是使毛細血管相對視網膜運動起來,于是毛細血管就變得可以被看到。有一種甚至是更好的方法,能夠讓自己看見自己眼睛里血管。那就是拿一只筆形電筒放在眼睛的眼白附近,但要注意別扎著自己。
--Ian Flitcroft,眼科學咨詢師,來自愛爾蘭都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