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蛇者會很快發(fā)現(xiàn),他們的寵物在緊張的狀態(tài)下會吐出剛剛吃下的食物;進行訓練的入伍新兵在高強度訓練過程中通常會把早餐吐在路邊。
對這種觀點可能有一種合理解釋。因為消化食物和提供運動能量都分別需要血液的供應,所以飽飯之后游泳會是危險的,容易使人產生昏厥。不管怎么說,為什么要在令人興奮的游泳過程中冒著嘔吐的危險,而不稍微等一小會再去游泳呢?胃臟基本上不吸收食物,在被填滿時它會變成一個令人感覺不是很舒服的累贅。食物到了小腸里被消化時,才會不斷維持人的精力。
--Jon Richfield,來自南非Somerset West。
生命的膠水
在人的身體上,是什么東西讓眾多細胞粘結在一起,而不讓它們簡單地散落下來?--McKenzie Gibson,來自英國Glasgow。
身體上的細胞通過多種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構成組織。一方面,各種細胞之間相互發(fā)生作用。這種作用很特別,由一些不同的粘結分子進行控制。這些分子包括細胞黏結素、神經(jīng)細胞黏結分子,以及間細胞黏結分子。這些分子成分在細胞表面都有露出部分,同時還錨定在細胞內部的骨架之上,這種結構使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保持穩(wěn)定并具有相互聯(lián)系的力量。
另一方面,身體組織并不完全由細胞組成,同時參與構成的還有一個精密復雜的大分子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叫做細胞外基質,它支撐著細胞的集合體,由大量不同種類的多糖和蛋白質組成。這些多糖和蛋白質主要由周圍存在的被稱為“成纖維細胞”的另一種細胞制造產生。
這些大分子相互結合形成一個結構嚴密的網(wǎng)。根據(jù)其各種成分的變化,這種胞外基質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以適合特定的功能要求。比如,它可以像在骨頭和牙齒中那樣鈣化、可以像在角膜中那樣變得無色透明,或者在肌腱中那樣富有彈性和強度。決定著上述性質的主要基質成分是一些構成纖維質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以起結構構成作用(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或起粘結作用(纖連蛋白和層粘連蛋白)。
細胞通過一種叫做整連蛋白的表面結合子支撐,附著在基質上。整連蛋白一方面被固定在細胞骨架之上,另一方面同時結合在基質成分之中。盡管整連蛋白結實地貼在細胞表面,但是其與基質成分相互作用的親和性卻相對較低。這種特點使得細胞可以在基質間移動,同時又不會完全失去與基質間的結合力。也就是說,實際上連結細胞的是一種具有柔韌性的“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