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4)

兩次世界大戰(zhàn):西方的沒落? 作者:(美)R.R.帕爾默


革命后社會和文化的變化

多數(shù)布爾什維克黨人希望他們的革命成就并不只限于國家和經濟的重建;他們要求改革工人、農民和其他“勞動者”的日常生活狀況,希望構筑出一個新的無階級社會。這個新的蘇維埃社會在摧毀階級和財富等級的同時,也應摧毀傳統(tǒng)的性別等級差異。在革命政權的法律改革中,婦女獲得了平等的選舉權、離婚權,以及生育控制和墮胎的機會(在20世紀20年代合法化)。然而,這些理論上的新權利,并未對多數(shù)蘇聯(lián)婦女的社會和經濟生活產生直接的效果。一些新的權利迅速失去了意義(例如選舉權)或消失了(比如說,墮胎在30和40年代重新被定為違法),同時農村群眾之間的傳統(tǒng)社會關系并不會輕易地被革命法令改變。但是,確實在事實上,很多女孩和年青婦女,就像男孩和來自工人階級的年青男子一樣,開始接受更多的教育了,特別是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內戰(zhàn)的混亂平息以后。

改善革命前低識字率狀況的運動,只是早期布爾什維克雄心壯志的激進文化改革的一個例子而已。作家和藝術家為了革命事業(yè)聚集起來,視社會大變動為對傳統(tǒng)思想和藝術形式的更廣泛否定中的一部分。富有創(chuàng)意的電影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和先鋒派劇組一起,創(chuàng)立了富于想象力的電影制作新技術,用于展現(xiàn)壯觀的行動場面,體現(xiàn)政治主題。利用他的新技術,愛森斯坦攝制了一部反映1905年俄國革命的著名電影《戰(zhàn)艦波將金號》(1925年)。這部電影受蘇聯(lián)政府之托而制作,至今仍被許多評論家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具創(chuàng)新的電影之一。與此同時,一些激進的藝術家企圖把社會主義革命與“未來主義”結合起來,年青詩人弗拉基米爾·馬雅可夫斯基從一首著名的“革命頌歌”開始探索一種創(chuàng)新的詩的語言。但在蘇聯(lián)社會進入嚴格控制的斯大林時代后,他感到失望,并最終自殺了。到了20世紀20年代后期,這種試驗性藝術的時代過去了,一種稱為“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的新的正統(tǒng)文化出現(xiàn)了。這種文化頌揚大工廠和大機械的美好,代替了抽象神秘的先鋒派藝術。和蘇聯(lián)生活的其他領域一樣,藝術受到了共產黨和政府機構的嚴格控制。

斯大林和托洛茨基

1924年列寧過早地逝世了,終年54歲。在他生命的最后兩年,他受到一系列致命的打擊,已無能力工作。他的遺體經過防腐置于克里姆林宮旁,永遠供人瞻仰。彼得格勒被命名為列寧格勒。圍繞著他的名字和形象,掀起了對領袖的崇拜熱。黨把列寧奉若神明,就像崇拜馬克思本人一樣。所有從事共產主義教育的學校都必須宣布忠于列寧的傳統(tǒng)。實際上,在列寧的一生中,老布爾什維克從來不把他看成一貫正確。他們和列寧之間或他們互相之間,常常有意見分歧。在列寧臨終時和逝世之后,他那些正當盛年的老同事和同代人,仍保持著流亡年代長期爭論的習慣,他們以列寧的名義為控制黨而互相斗爭。他們爭論有關列寧生前的意圖,就在這個時候,黨的總書記約瑟夫·斯大林,一位曾被列寧警告的人,悄悄地在幕后把黨的一切組織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公開大喊大叫的列奧·托洛茨基,這位在危機年代曾是軍事人民委員、占據(jù)僅次于列寧的顯赫地位的人,卻挑起了有關整個革命運動的性質和前途的根本性爭論。

在1925年和1926年,托洛茨基猛烈抨擊已經對社會主義感到厭倦的行為。①新經濟政策對資產階級和富農的寬容,使托洛茨基感到羞恥。他發(fā)展了他的“不斷革命”學說,要求在世界各地各條戰(zhàn)線上,朝著無產階級的目標不停頓地前進。他倡導世界革命,而這種世界革命已開始被黨內許多人所拋棄,轉而贊成在一國首先建成社會主義。他譴責黨內官僚主義的僵化傾向,要求發(fā)動一個新的群眾運動賦予黨以活力。他號召更有力地發(fā)展工業(yè)和農業(yè)集體化。(這些論點已在1848年發(fā)表的《共產黨宣言》中描繪過)。最主要的是,他要求立即采用一個全面的計劃,集中控制和管理國家的全部經濟生活。

托洛茨基沒有得到黨的支持,他被指控為左傾異端分子,陰謀反對黨中央委員會,在黨外煽動群眾挑起爭論。斯大林設下了圈套,在1927年黨的代表大會上,95%的黨員順從地投票支持斯大林和黨中央,僅有不到5%的人投票支持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起初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然后被驅逐出蘇聯(lián)。他最初僑居歐洲,后來到了墨西哥,寫書鼓吹和傳播“不斷革命論”。他把蘇聯(lián)的發(fā)展指斤為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極端背叛,并組織了一個反斯大林的地下集團,正如他從前反對沙皇時所干的那樣。1940年他在墨西哥神秘地被人刺殺了,刺客可能是一位蘇聯(lián)的特工人員。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蘇聯(lián)任何人都不許談論或出版有關托洛茨基的事跡以及他對革命的貢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