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堤壩與洪水:國際方面(1)

工業(yè)革命:變革世界的引擎 作者:(美)R.R.帕爾默


在1814—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各大國都同意在將來再舉行會議,以便履行條約,以及處理新問題。由此舉行了多次大國會議。從對歐洲事務進行國際協(xié)調(diào)的意義上來說,這些會議可算是一種試驗性的步驟。就試驗性和局部的意義來說,這些會議同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出現(xiàn)的國際聯(lián)盟,以及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和戰(zhàn)后出現(xiàn)的聯(lián)合國有相似之處。1815年,由于拿破侖返回法國,各個大國驚慌失措,因而也都贊同亞歷山大一世提出的成立神圣同盟的建議,后來,它成為歐洲與會各國實行合作的通用名詞。神圣同盟盡管表面上發(fā)表聲明,宣稱其宗旨是為了篤信基督教和實現(xiàn)國際間和諧,但是,后來隨著各國政府和解的趨向,它逐步變成為鎮(zhèn)壓革命,甚至鎮(zhèn)壓自由派活動的同盟?!?/p>

??怂埂呐謇蹠h,1818年

1818年召開的??怂埂呐謇郏ɑ騺嗚。h,是戰(zhàn)后各大國的第一次大聚會。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為同盟國占領(lǐng)軍從法國撤退的問題。法國人聲稱,只要路易十八得到外國軍隊支持,他在法國就決不會受到歡迎。其他大國都期望法國人忘卻過去并且承認波旁王朝,因此也都同意撤出他們的軍事力量。它們還在籌劃讓私人銀行接管法國的賠償債務(根據(jù)第二次巴黎條約,賠款總額為7億法郎)。先由銀行家付款給各同盟國政府,而法國則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付款給銀行家。在其他少數(shù)較次要的問題上,事實表明,國際間的集體行動是可行的。

沙皇亞歷山大仍然是當時最先進的國際主義者。他在亞琛會議上提議,成立一個永久性的歐洲同盟,甚至還提出,保持一支國際軍事力量,以維護已得到公認的國家不因暴力而有所改變。他聲稱,如果各國政府再次保證反對革命,那么就應當更樂意地準許進行立憲的和自由主義的改革。但是,其他各國代表,特別是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雷勛爵都表示反對。英國代表宣稱,英國對于特定的意外事件,如法國方面侵略活動的再起,愿意承擔國際義務;但對于未來不能確定和難以預見的事件,則不承擔責任。并且,在對外政策方面,他們將保留獨立作出決定的權(quán)利。

實際上,大會致力討論的,是大西洋的奴隸貿(mào)易和重新出現(xiàn)的北非海岸海盜騷擾的問題。與會者一致同意,這兩者都應予以查禁。查禁需要海軍,而只有英國才擁有所需要的足夠的海軍力量,而且這還意味著海軍艦長必須有權(quán)下令在海上停航和搜查船只。歐洲大陸各國由于對英國海上力量問題一直很敏感,因而不贊同如此使用英國軍艦。他們?yōu)楹I系淖杂珊叫卸鴵鷳n。至于英國人,他們對英國軍艦參加國際海軍的聯(lián)合行動,或者使英國海軍中隊受一個國際機構(gòu)的管轄的問題,是根本連討論都不愿意討論的。因此,會議沒有取得什么成果。奴隸貿(mào)易繼續(xù)進行,并且由于棉花的無限需求而使違法活動迅速增加。至于北非海岸海盜船問題,則是直到若干年后法國占領(lǐng)和并吞阿爾及利亞以后,才得到處置。由于主權(quán)國家的利益各不相同,國際制度的發(fā)展受到了阻礙。

南歐的革命:特拉波會議,1820年

亞琛會議剛剛結(jié)束,革命的鼓動在南歐發(fā)展到了危機階段。這并不是說,在南歐擁有更多的革命信徒,革命的或自由主義的情緒比北歐更為強烈;而是由于如今論及的西班牙、那不勒斯與奧斯曼帝國的政府都處于低效、脆弱與腐化狀態(tài)。革命派還沒有中產(chǎn)階級的自由派多。的確,正如我們已注意到的,在現(xiàn)代政治觀念上,西班牙人首先使用“自由派”這個詞。自由派中許多人最初曾認可拿破侖對西班牙的占領(lǐng),并看作是一種進步的發(fā)展。可是后來又轉(zhuǎn)過來反對它,并在1812年宣布了一部新憲法,它效仿1789—1791年法國革命性的憲法。在拿破侖最終失敗后,他們試圖強迫復辟的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的波旁君主接受這部1812年憲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