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孩子的睿智父親 不抱孩子的睿智父親
2009年10月底的一個艷陽天,我、太太和一個老友坐在家鄉(xiāng)杭州千島湖畔的一間茶室里。我和太太津津有味地品著翠綠如玉的千島銀針茶,老友則一邊聊家常一邊訴說著自己的苦衷,核心意思是她7 歲的兒子云云實在太調(diào)皮搗蛋了,不好管教。
老友正說著,云云就從桌子下爬到我腿上,把我嚇一跳后,又爬回自己媽媽所坐的沙發(fā),接著又從沙發(fā)跳到地上。我們幾個好久沒見面的大人聊得正在興頭上,云云又把自己媽媽連拉帶扯地拽去廣場上給他買禮物了。臨走時,老友無奈地對我說了一句:“我實在管不了他的話,就只能把他送到少林寺了?!?/p>
我對老友說:“我越來越覺得教育孩子就像養(yǎng)盆景一樣,是一種藝術(shù),不修剪不行,不蟠扎造型不行,矯枉過正也不行?,F(xiàn)在手里正在翻譯《放下孩子--猶太人的家教制勝之道》,對你、對我都會挺有啟發(fā)的,出版后馬上送你看。”
送走老友和云云,返回茶室坐定,太太有感而發(fā)地問我:“談起家教之道,你恨你爸爸嗎,你爸爸從小管你特別兇,不聽話的時候打你絕不會手下留情?!?/p>
“你這個問題很尖銳,答案不僅是否定的,我還很感謝爸爸的嚴格要求。玉不琢,不成器,只要我內(nèi)化得好,效果還是好的。”我回答道。
改變我對父親嚴格家教方式看法的是七年前出現(xiàn)在韓國首爾的一個畫面。當時我參加一個大學生交流訪問項目在韓國學習,有一天和同學去公園,回程途中發(fā)現(xiàn)一個四五歲的女孩蹲在地上號啕大哭,站在一旁的大人嘴里嘰里咕嚕地在說著什么,但就是不去抱她、安慰她。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我們的腳步也都停住了,覺得這位看似父親模樣的男人怎么這么狠心。在中國,這種情況是少見的,孩子在公園摔倒了,哭心肝、哭寶貝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和爺爺奶奶。出于不解,我遂問身邊的韓國朋友。
韓國朋友說:“這個父親在說,你越是哭哭啼啼的,我越不抱你,你已經(jīng)是這么大的人,應(yīng)該堅強地自己走上斜坡去公園,你要學會自立?!?/p>
這番話讓我醍醐灌頂。換位思考,這位韓國父親何嘗不心疼自己女兒會哭壞了嗓子呢?但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前瞻性智慧指導(dǎo)著這位父親要硬下心腸、板起面孔。難怪幾位韓國朋友都跟我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我們很多韓國人都像我們的國花木槿花一樣,堅韌無比,生機勃勃?!蔽蚁脒@和很多韓國家庭的教育理念大有關(guān)系。
記得讀初中時看過一篇文章,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父母是睿智的?!蔽揖褪菑氖谞柕哪且惶炱?,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父親從小的嚴格家訓是睿智的:讓我從五歲堅持用毛筆小楷寫日記換來的是我現(xiàn)在一手工整的字跡,用這手毛筆字我交了很多中外朋友;從小做完作業(yè)才能吃飯的要求換回的是我至今做事有計劃、一絲不茍的習慣,當我面對多重壓力的時候,這種思維習慣讓我臨危不亂;父親要求我去別人家必須拿禮物的家訓讓我至今養(yǎng)成了尊重別人、體貼別人的思維慣性,一些朋友說和我交友就是看重了我這一點;從小做家務(wù)活的經(jīng)歷讓我打心底尊重每一位送奶工、公交車司機等最普通的勞動者,我曾經(jīng)走了北京七八個城區(qū),和幾十位公廁保潔員促膝長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