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培養(yǎng)孩子博大的胸懷。
在孩子面前,對獲得成功的人多加贊美,并熱情鼓勵孩子虛心學習他人長處,積極支持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超越別人,戰(zhàn)勝自己,使孩子的嫉妒心理得到正當?shù)陌l(fā)泄。對遭到不幸的人給予同情,不可縱容孩子幸災(zāi)樂禍,以助長孩子的嫉妒心理。對孩子的挫折,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做認真的理性分析,幫助孩子找到失敗的原因,支持孩子再做努力,決不可讓孩子怨天尤人,垂頭喪氣,一蹶不振。要使孩子經(jīng)得起任何風吹浪打,對別人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興,對他人的不幸給予深切的同情,對自己的失敗具有再努力取得成功的信心。
第五,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心理學家認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產(chǎn)生嫉妒心。對這類孩子來說,家長的愛、贊揚和理解是醫(yī)治自卑,進而克服嫉妒的良藥妙方,是撲滅嫉妒之火最好的“滅火劑”。
2.讓孩子不要盲目攀比
小樂快要過生日了,這天,一回家就沖爸爸喊:“爸爸,您打算怎么給我過生日???我們同學過生日的時候,就看誰最氣派,花錢最多,請的朋友最多,去的飯店最好?!?/p>
爸爸聽了小樂的話稍微有點不快,但還是耐心地問:“孩子,你想要什么禮物???”
小樂說:“現(xiàn)在很多同學家里都有電腦,大家沒事就經(jīng)常在一起比賽,看誰的電腦玩技高,誰的電子游戲得分高。還比誰懂的網(wǎng)絡(luò)知識多,誰認識的網(wǎng)友多。我們班里很多同學會上網(wǎng),大家經(jīng)常交流誰知道更多更好的網(wǎng)站,我一句也插不進去。要不這樣,您今年就不用請我們同學去飯店吃飯了,給我買個電腦吧,爸爸!”
爸爸:“孩子,你渴望接受新生事物的心情爸爸很欣賞,電腦也不是不可以買。但如果你想跟同學攀比,看誰家有錢,爸爸堅決不答應(yīng)?!?/p>
其實,孩子都愛攀比。比什么和家長的引導(dǎo)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一些父母一方面反對自己的孩子攀比,一方面自己卻攀來比去,這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身為家長,該如何應(yīng)對孩子的攀比心呢?
第一,嘗試采用“反攀比”。
孩子們在攀比的時候,最典型的理論就是“別人都有,所以我也應(yīng)該有”。因此,別人買了新書包,我也應(yīng)該有;別人買了名牌服裝,我也應(yīng)該有;別人有了新式玩具,我更應(yīng)該有。這時,無論父母如何解釋,因為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往往受情緒控制,缺乏理智,不能理解人的需要的滿足是受一定條件限制的,因此很難一下說服。對付這樣的孩子,比較快速生效的辦法是進行反攀比。比如:用孩子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用孩子進步的一面比別人退步的一面,用孩子有的東西比別人沒有的東西等等。
第二,改變攀比興奮點。
孩子有攀比的心理,說明孩子的內(nèi)心有競爭的傾向或意識,想達到別人同樣的水平或超越別人。父母就要抓住孩子這種上進心理,改變孩子攀比吃穿、消費的傾向,引導(dǎo)孩子在學習、才能、毅力、良好習慣方面進行攀比。比如當孩子埋怨老師經(jīng)常表揚某同學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列出這個同學的優(yōu)點,讓孩子暗中努力和同學比一比,看能否超過他。又比如當孩子和同學比穿著時,父母可以從穿著整潔美,顏色的搭配美等方面去改變攀比興奮點。
第三,引導(dǎo)孩子縱向攀比。
不妨多鼓勵孩子自己和自己比。例如,讓孩子今天和昨天比,這個月和上個月比,本學期和上一學期比。在特殊的攀比中,孩子會經(jīng)??吹阶约旱倪M步,原來不會的拼音現(xiàn)在都會了,原來不認識的字現(xiàn)在都認識了,原來不懂的道理漸漸地懂了。這些比較都可以讓孩子獲得進步,自信心也會增強,并在欣賞自己的過程中努力超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