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入手溫潤細膩,花如意便忍不住暗贊一聲果真是美人如玉,玉如美人,玉是極品的羊脂白玉,玉佩大約嬰孩手掌大小,內里鏤空,設計精巧無比,迎光觀瞧分明能瞧見玉心內幾絲殷紅血沁,更有出土的古玉器特有的“橘皮紋”沁,花如意坐實了先前的猜測,此件玉佩玉質純美、雕琢精細、紋飾奇特,實屬漢代玉佩中難得一見的極品,以玉佩上的龍形紋飾看來,極可能是某位皇帝珍罕之物,死后貼身入葬,埋在地下一二千年,這才留下了血沁和橘皮紋。
面對葉迎風忐忑眼神,花如意淡淡一笑道:“小人不敢欺瞞公子爺,這玉佩的確不俗,只是和曜變天目相比……”
葉迎風馬上接口追問道:“加多少?”
花如意叉開五指翻了翻,葉迎風瞪大了眼睛驚道:“金子?”
花如意含笑點頭,葉迎風現(xiàn)出苦惱之色,撓頭自語:“一時間可哪里去淘騰這么大筆款子……罷了!你去將爺床下暗格里的那件東西拿來。”最后一句話卻是對白水說的。
白水張大了嘴,驚詫地呆看著葉迎風,這回卻不是裝出來的,他是真懵了——來時葉迎風沒安排這一出啊!
葉迎風見白水呆若木雞,舉起折扇敲向他的腦袋,怒聲罵道:“狗東西,還不快去,就在爺床下暗格里,萬萬小心,若是有個閃失仔細你這身皮肉!”
背對著花如意,葉迎風朝白水飛快地擠了下眼睛,也幸虧兩人廝混多年,做過無數偷雞摸狗的勾當,默契無比,“??!”白水身體微微一震,忙不迭地轉身沖了出去。
如果是兩人一齊離開,花如意絕不會放心,葉迎風留下,他便沒什么擔心的了,在他眼中葉迎風才是正主,同時也被吊足了好奇:能讓這位富貴公子藏在床底下的會是什么寶貝?
“這件東西乃是在下家中的鎮(zhèn)宅之寶,何老板一定會喜歡,唉!魚,為我所欲也,熊掌,亦為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說實話,若非是‘曜變天目’,在下無論如何也不會割愛!”葉迎風的笑容有些古怪,花如意只當他為無法兩全其美而感到遺憾,呵呵一笑,問道:“公子府上的珍藏定非凡品,卻不知道是什么寶貝?”
葉迎風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遠的笑意,悠悠道:“二十八顆驪珠”,再不肯多說一個字,惹得花如意一顆心如貓抓一般刺癢難熬。
白水看明白了葉迎風的眼神,離開了長??蜅<贝掖易弦惠v黃包車兜轉了兩條街,確定無人跟蹤,這才直奔葉迎風的住所。
等待白水的過程中,葉迎風如癡如醉地欣賞著曜變天目,最后不得不承認若非一早便已確定此物絕非真品,自己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出破綻的。
只因這“曜變天目”委實太過罕見,他也只是從李四爺偶爾的講述中聽到過只鱗片爪,見都沒見過又何談甄鑒?
大汗淋漓的白水捧著一個薄薄的長方形錦盒奔了進來,葉迎風搶上前去奪來,屏息靜氣、小心翼翼地打開錦盒,旁邊目不轉睛的花如意只覺得腦袋嗡地一聲,脫口叫道:“《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其實就是一幅以行書寫成、全文只有二十八個字的信札,只是這二十八個字實在是太有名了,甚至可以說是由古至今最為珍貴的一封信札,其作者是號稱“書圣”的東晉王羲之,舉世公認此帖水準僅次于他的另外一件作品: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集序》。
乾隆皇帝對《快雪時晴帖》珍愛異常,把養(yǎng)心殿西暖閣改名為“三希堂”,專門收藏將此帖與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的晉人三帖,視為稀世之瑰寶,而《快雪時晴帖》更是三希之首!
花如意這時才恍然明白前一刻對方沒頭沒腦的回答:乾隆評之“龍?zhí)扉T,虎臥鳳閣”,全文二十八字,字字珠璣,可謂“二十八驪珠”!
“何老板好眼力!”葉迎風意味深長地說道。
花如意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快雪時晴帖》雖然名聞天下,但是這世間不說見過它的真容,就算摹本的人都少之又少,也虧他腦筋轉得快,頃刻便想出了對策,干咳一聲,稍稍收斂了怒色,低聲解釋道:“不瞞公子,小人家中經營古玩字號多年,數年前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卷自宮中流出來的《石渠寶笈》,上面記的便是三希堂內的三希帖?!?
他說這番話是半真半假,《石渠寶笈》乃是專門記錄宮中所藏字畫書籍的總匯,庚子之亂時花家五爺,也就是花家現(xiàn)如今的家主不知從何處得到了上卷,花如意有幸閱讀了其中的內容,其中的確有關于《快雪時晴帖》的記載。
至于他能夠一口叫出《快雪時晴帖》卻是因為這二十八個字他曾見過無數遍!花五爺一生精研書畫,十年來幾乎每日都要將這二十八字寫上幾遍,每個字都在花如意的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花如意不愿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試探地問道:“請恕小人直言,這三希帖被宮中視為至寶,向來看管嚴密,您這帖子是……從何處得來的?”
他雖然說得委婉,但明顯對面前這幅《快雪時晴帖》的真?zhèn)未嬗袘岩?,然而他對照記憶中《石渠寶笈》里關于此帖的記載,竟發(fā)現(xiàn)帖子上的提拔款識、璽章鈐印全都吻合!
“啪”的一聲,葉迎風合攏折扇,一指桌上的《快雪時晴帖》道:“三希堂內藏三希也不是什么秘密,在下有幸常往宮中走動,三希堂里的那幅《快雪時晴帖》也是見過幾次的?!比~迎風說到這里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意,低聲道:“何老板處江湖之遠,或許對當年朝廷里的事并不知曉,光緒二十六年間洋人攻入京城,光緒爺匆忙之際仍不忘命人帶上了幾件寶貝,其中便有這《快雪時晴帖》……”
花如意眼睛猛地一亮,不敢置信地吸氣驚道:“公子的意思是此帖便是在那時被人偷梁換柱?”
葉迎風無聲一笑,微微頷首,道:“那行事之人做得天衣無縫,十幾年竟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直到八年前家父得到了這幅帖子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宮中三希堂里供著的那幅竟是件仿品?!?
頓了頓,葉迎風嘆服道:“那仿摹之人委實令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在下暗中比較,竟是無法發(fā)現(xiàn)絲毫破綻!”
花如意是花九爺身邊的人,看的、學的都是玉器,對于字畫的品鑒認知實在是不比一個普通藏家強多少,下意識地再次追問道:“請問令尊是從何處得到的此帖?”
葉迎風輕聲輕語地說道:“既然何老板也是做古玩買賣的,料想不會不知道半閑堂吧?”說話間手中的折扇指向《快雪時晴帖》的一角。
花如意如遭雷擊,身體巨震,下意識地順著葉迎風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字帖的邊緣處發(fā)現(xiàn)了一塊紋路怪異的印記,有了葉迎風的提示,花如意這才辨認出那是篆體“半閑堂藏”四字的左半邊。
古董行里曾流傳一句話,叫做“火眼金睛京城李,神鬼莫辨江南秦”,前一句說的就是葉迎風的師傅,容古齋老掌柜李四爺,“江南秦”指的卻不是一個人,而是江南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