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相信其中一定有什么神秘的連結(jié),在此岸與彼岸之間,在你攀登的這座山與下一個山頭之間,必有一座看不見纜索的吊橋,引誘你往虛空中伸足試探捷徑在哪里。有些人對于盲目摸索深具戒心,有些人卻不作是想,他們通常具有崇高的理想性格,服膺信心可以移山的教誨,對于實踐信念這件事情勇氣十足,渾不在意這些充滿著熱情的念頭乃是從三十歲不到的腦袋里長出來的奇花異草。
然而世界畢竟不是一座巨大的實驗室,人生也不是能夠反復(fù)重來的實驗過程,你看著這些汲汲營營窮盡畢生心力,但老是在生前死后被罵到臭頭的夢想家,不禁要呼出胸中一口涼氣。插手管這個世界的閑事總沒有好下場 更何況是那些沒資格做夢的人。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斷背山,只是你沒有上去過。往往當(dāng)你終于嘗到愛情滋味時,已經(jīng)錯過了,這是最讓我悵然的。
李安
向外尋索終有盡,你想,過于龐大的命題只會讓人心生疲倦,更何況政治往往讓人妄自尊大,反而忽略了身為一個人的本質(zhì),如同蘇格拉底所說的,只是在追求某種幸福。人生到頭總難以簡單幾句話概括,但你以為提煉再提煉,濃縮再濃縮,剩下來的也不過就那么幾個字,仿佛能夠一眼看穿,但送進(jìn)嘴里品嘗就是五味雜陳,說不出一股味道引人落淚。
黃碧云說,由失去,理解存在。如果追求桃花源的心愿等同于某種幻影的一再重現(xiàn),你確然是在攀爬心中的那座山,山路迢遙綿延曲折盤旋,遠(yuǎn)遠(yuǎn)望去仿若有燈火纏繞著夜暗夢境。你知道這無關(guān)乎抵達(dá)與否。如果真有所謂的終點,那必然是在夢里,而不是眼可觸手可及腳步可以勘履的某個地方。你想,樂園之所以能夠成為樂園,絕非因它是天堂的某種具體形象,而是因為它無法為你所擁有,遙不可及,所以才有追求的價值。
從此相信,你想,只好一追再追。
延伸閱讀
黃碧云《媚行者》
喬治·歐威爾《一九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