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國維:人生三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说谝痪骋病!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说诙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说谌骋?。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p>
◎ 王國維:涂“兄”為“弟”
在王國維棄世前數(shù)日,他曾受托替時為其學生、后成著名歷史學家的謝國楨題寫扇面。王書寫了唐末韓偓的《即目》和《登南神光寺塔院》兩首七言律詩,可題款時,于謝國楨名后,誤植一“兄”字。友無論年齒幼長,皆可以“兄”相稱,此為舊時禮數(shù)。但師稱弟子為“兄”,就悖逆禮節(jié)了。于是,蹈湖當日,王國維先赴清華研究院,依常處理教務(wù),并用墨筆在為謝題寫的扇面上涂改“兄”為“弟”字——如此,既遵行了傳統(tǒng)之禮,又融入了王氏待人接物的一貫謙和。做畢這樁事,他才乘車到頤和園,步行至排云殿西魚藻軒前,臨流徘徊片時,方毅然自沉。其時適為榴花盛開的端午時節(jié),認真而不茍且的屈原也是這個時節(jié)自沉的。
◎ 梁啟超弟子吳其昌:戰(zhàn)士、學者
梁啟超生前撰著、講學不輟,曾有名言:“戰(zhàn)士死于沙場,學者死于講壇。”吳其昌亦一如其師。1938年,武漢大學因抗戰(zhàn)西遷至四川樂山,生活艱苦,原本體弱的吳其昌又染上咯血癥。時為同事的方壯猷記其“常于吐血之后,發(fā)炎之際,工作不輟,偶或暈倒,而稍息即強起工作如常。家屬友好有勸其節(jié)勞靜養(yǎng)者,輒以‘國難嚴重,前方將士,效命疆場,后方教授,當盡瘁于講壇’為辭”,方因此許為“實一熱血沸騰,而不及自計之愛國志士也”。吳其昌盡力于抗戰(zhàn)事業(yè)又不止于講學與著作,據(jù)吳令華回憶,她曾讀到其父的一通電報稿,要求帶領(lǐng)妻女,一同上前線抗日。
◎ 蔣抑卮:藏書、捐書
蔣抑卮于實業(yè)之余,愛好聚書讀書,家有凡將草堂藏書,約5萬冊。他與葉景葵、張元濟等實業(yè)界巨擘為多年摯友,合眾圖書館(今上海圖書館)籌建之初,即慨然許以藏書相饋贈,并延請顧廷龍為之整理,陸續(xù)檢送,并捐助基金5萬元,實為贊助該館創(chuàng)辦的第一人。他說:“捐書必及身為之,否則后人將視為財產(chǎn),不克實踐?!笔Y抑卮能如此通達,在中外古今的讀書人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 周作人:偏好神話
周作人偏好民俗學,他在《須發(fā)爪序》中說:“我是一個嗜好頗多的人……但有一樣的東西,我總是喜歡,沒有厭棄過,而且似乎足以統(tǒng)一我的凌亂的趣味,那就是神話?!?/p>
◎ 錢玄同:緣國難無赴宴之雅興
1933年初,符定一邀請一干好友吃飯,錢玄同婉言辭謝。他通過黎錦熙向符定一轉(zhuǎn)達了爽約的原因:“緣國難如此嚴重,瞻念前途,憂心如搗,無論為國家為身,一念憶及,便覺精神不安,實無赴宴之雅興?!?/p>
◎ 馬一?。嘿u字五“不書”
馬一浮賣字,有五“不書”:一不書祠墓碑志;二不書壽聯(lián)、壽序、征啟;三不書訃告、行述、像贊;四不書題簽和時賢作品;五不書市招。
◎ 弘一法師:萬事皆空
弘一法師在《南閩十年之夢影》一文中以謙沖自責的語氣說:“到今年民國26年,我在閩南所做的事情,成功的卻是很少很少,殘缺破碎的居其大半。所以我常常自己反省,覺得自己的德行實在十分欠缺!因此近來我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二一老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這有我自己的根據(jù)。記得古人有句詩,‘一事無成人漸老’。清初吳梅村(偉業(yè))臨終的絕命詞(《賀新郎·病中有感》)有‘一錢不值何須說’。這兩句詩的開頭都是‘一’字,所以我用來做自己的名字,叫做‘二一老人’……這‘二一老人’的名字,也可以算是我在閩南居住十年的一個最好的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