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丕謨/
在菜肴中,我最愛吃蔬菜和豆制品。還是在十幾年前去揚州游覽,在富春茶社用早點,那桌上的揚州煮干絲和著筍絲、火腿絲的鮮美,沁人心脾使人至今難忘。近來到學(xué)院附近的華航飯店就餐,見有揚州煮干絲,與玉珍坐下來要一盆,亦復(fù)白白紅紅,色彩豐富,氤氤送香,雖然不及富春茶社的鮮美正宗,然而品味解饞,也足以過把干絲之夢的癮了。
揚州煮干絲原來叫九絲湯。當(dāng)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來揚州,地方官便聘請當(dāng)?shù)貜N師制作精美菜肴,其中一菜用豆腐干絲、鮮筍絲、火腿絲等,加進(jìn)雞湯煨成,吃后乾隆皇帝眉開眼笑,滿肚皮都是高興,這道菜肴就是九干絲。
九絲湯本屬地方菜肴,只因為受到皇上的贊揚,從此身價不凡,沸沸揚揚,名氣便漸漸灑響開去。后來,由于九絲湯里的干絲切得細(xì)細(xì)白白,吸足火腿和雞湯的鮮味,在九絲湯用料中顯得非常的出挑,于是就有人開始把九絲湯改稱為煮干絲。從名稱上看,煮干絲讓外行人一聽便知,這是由于干絲擔(dān)了菜的主角。而九絲湯則讓人不明就里。日久下來,這煮干絲的名稱就取代了九絲湯了,成為路人皆知的揚州名菜了。
據(jù)說,揚州煮干絲的主料新鮮干絲切好以后,要浸兩次水,撂去豆腥,然后再加雞湯、開洋、黃酒同煮。煮好后的干絲白白嫩嫩,胖胖的吸足了開洋、雞湯的鮮味,這時又加進(jìn)原先準(zhǔn)備好的雞絲,火腿絲。要是鮮筍上市,還不要忘了加上鮮香的筍絲。接著是用少許豆苗放干絲湯里一燙,就可趁熱裝盤了。裝盤后的煮干絲周圍一圈豆苗綠邊,在火腿紅、豆干白中,再來一點綠色,那色香味就全都絕了。
揚州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杜牧所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姜夔詞大贊“淮左名都,竹西佳處”。隨著改革開放,經(jīng)濟(jì)騰飛,揚州煮干絲的大名,自清末以來,非但響徹大江南北,亦且遠(yuǎn)渡重洋,被金發(fā)碧眼的老外們所熟。
價不在高,質(zhì)佳則名。揚州煮干絲的特點,在于尋常菜里做足文章,這就給人在品味煮干絲的同時,受到這樣的啟發(fā):在破瓦罐里發(fā)現(xiàn)黃金,在普通老百姓里留意人才,在不顯眼的事物中尋找真理……世界上的一切偉大原是植根在平凡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