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魂魄

字里藏醫(yī) 作者:徐文兵


"魂魄"是道家和中醫(yī)的基本概念,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人們常說的成語有"失魂落魄"、"魂飛魄散"、"三魂七魄"、"勾魂攝魄"、"神魂顛倒"、"魂不附體"、"借尸還魂"、"驚心動魄",等等。人們習慣的用語有"神靈"、"幽魂"、"靈魂"、"魄力"、"鬼魂"。葛洪在《抱樸子》中說:"人無賢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則人病,盡去則人死。"時至今日,傳統(tǒng)文化屢遭破壞、打擊,中華文明逐漸湮沒消失,"魂魄"二字也就剩下一具空殼,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含義了?,F(xiàn)在是到招魂的時候了。

要解釋"魂魄",就必須先說"神"。我在《精神》一文中重點介紹了"精",在本篇就得說說"神"。神有天神和人神,道家認為二者是一個,二者相應(yīng)、感應(yīng),故稱天人合一。

《說文解字》:"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從示申。"示是"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從示。"申是引申、延伸的意思。"神"其實就是造物主,翻譯成英語就是god。

人以及人神也是自然的產(chǎn)物,為神所引申。《靈樞·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個體的人以及人神是父母之精結(jié)合的瞬間誕生的?!鹅`樞·本神》又說:"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來自父母的精也就是說精子和卵子結(jié)合的一瞬間,新生命的"神"就誕生了。

嬰兒在母體等到身體和神發(fā)育到了一定階段就出生了。外國人以出生日期為生日,計算年齡。中國人以精卵結(jié)合瞬間為生命開始,胎兒在母體之中就已經(jīng)計算年齡,故稱虛歲?!鹅`樞·天年》曰:"血氣已知,榮衛(wèi)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把神細分的話,可以分為魂、魄,魂隨著無形的神氣運動,魄則伴隨著有形的精出入,一陰一陽,一高一低。

《人身通考·神》中說:"神者,陰陽合德之靈也。惟神之義有二,分言之,則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以及意智思慮之類皆神也。"又說:"蓋神之為德,如光明爽朗,聰慧靈通之類皆是也?;曛疄檠裕鐗裘禄秀?,變幻游行之境是也。神藏于心,故心靜則神清?;觌S乎神,故神昏則魂蕩。"

《素問·五藏生成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藏神",白天的時候,魂魄皆藏于心(囟)中,胸腔之內(nèi),膻中兩側(cè)有神封、靈墟、神藏三穴,顱頂有本神、百會(百神之會)兩穴;到了夜間,魂入血,藏于肝休眠,魄司職,藏于肺,故在背俞穴肺俞旁有魄戶,肝俞旁有魂門。

孔穎達的解釋是非常到位的,他說:"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各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

控制無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識、情緒、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體,影響人的知覺、饑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梢源譁\地說,魂是腦和心的功能,魄是脊髓功能。我上大學(xué)時,在生理課上為青蛙做活體試驗,現(xiàn)在想起來有些殘忍。先用鋼針從椎空捅進青蛙的腦袋,把大腦破壞了,這時候青蛙算已經(jīng)死了,再把浸泡有濃硫酸的小紙片放到青蛙的肚子上,這時候已經(jīng)死了的青蛙蹬動雙腿,往下?lián)芾瓱谱约旱募埰_@個場面現(xiàn)在想起來都很震撼。這就是典型的魂去魄在。

汪蘊谷在《雜癥會心錄》中指出:"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動,亦魄也。夢寐變幻,魂也。聰慧靈通,神也。分而言之,氣足則生魂,魂為陽神,精足則生魄,魄為陰神。合而言之,精氣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聰明知覺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漸昏。"

所以人們說鍛煉體魄,野蠻其體魄,培養(yǎng)魄力,就是在物質(zhì)層面上說的。我的法國學(xué)生學(xué)習太極拳以后,跟我說自己最大的收獲就是本能反應(yīng)增強了。以前打籃球別人傳球給她,她接球總是慢半拍,籃球老是砸在自己臉上,不知道毀了多少眼鏡。現(xiàn)在反應(yīng)迅速,再也沒有換過眼鏡。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