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考證,就忍不住想要說點兒題外話。
其一,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把各國所記典章制度和國家大事的史料全搬進了咸陽。想不到十多年后,發(fā)生了楚漢相爭,除了蕭何有可能取出部分作為參考(或參考后,又還回去了)而外,余下的龐大部分都被項羽火焚秦宮給燒光了。再加始皇焚書坑儒,散傳在民間的其他著作也遭到了浩劫。萬幸秦代不長,漢初還有一些存活的老儒,憑著驚人的記憶力,把一些部頭不算太大卻流傳較廣的作品,背誦出來,得以傳世。至于那些在咸陽宮中,極為珍貴的大部頭史料和典籍卻變成永無可考的灰燼了。這是我們后世應知的一大憾事。
其二,孫中山先生推翻清朝,建立民國以后,中國百廢待舉。民間在文化的整理方面,曾經吹起了一陣繼清之后的考證之風。有人從外國學到了實證方法,回國大搞證據考證。講究一切要拿證據來,這當然是對的。但可惜其中有些人,只學到那種方法的一半,而且搞過了頭。對那些提不出證據的事情不懂得“存疑”,不懂得給自己及后繼者留個可以繼續(xù)努力的空間,就盲目地加以否定。兩千年前,世代相傳、態(tài)度嚴謹的史學家說的不算數,要“我”兩千年后的人,經過“我”的考證才作準。所以,我們的文化只到殷商為止。禹王所立的夏朝,由于找不到證據,就快刀斬亂麻地被列入神話中的王朝了(甚至夏禹王都被推斷成是一條大蟲)。當然,夏以前就更甭提了。這種事如果只在考證的圈子里也就罷了,不幸的是偏偏有人高居學術要位,名氣大得很。影響所及,不知不覺地造成了一股疑古的勢頭,由疑古進而變成反古,由反古進而反傳統(tǒng)、反文化。當時,以斫傷自己民族自尊,作踐民族自信而洋洋自得的大有人在。(筆者寫到此處,深以國人中有此表現(xiàn)為恥,并為之嘆息不已。)他們總以為自己很科學,其實,民間傳說很久的史話,如果找不到證據,存疑才是科學,否定是反科學的。何況世事有很多不一定要用“拿出證據才予肯定”,有很多事用常識也可以肯定。例如,臺上一位大鋼琴家正在進行一個難度極高的彈奏,我們不需要找到他長期苦練的證據,才能證明他的技術是由長期磨煉而來。同樣,兩千五百年前,春秋那個時代,那種多姿多彩的人文精神所展現(xiàn)出的盛大面貌,在種種變革腳步甚緩的時期,又豈是短短千百年就可憑空演化孕育而來。
事隔幾十年,回頭再去看看那股歪風,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在考證上的成就實在非常有限,但它產生的負面作用,卻大得無以復加。
由于清朝的腐敗,晚期不斷喪權辱國,已使我們中國人從驕傲變成自卑,但還有希望。這好比一個人遭到某種不幸,把手中的錢全部花光了,但是銀行里還有一大筆定期存款尚未到期,到期了還可翻身。但這股歪風,卻使國人從心里去否定自己的文化,其結果就好比那人的存款又被別人盜領走了,翻身變得相當困難。還不止于此也,我們甚至看到,這股由考證引起的歪風,為若干年后的“文化大革命”還創(chuàng)造了契機。“文化大革命”時,提起“封建”就代表著過去的種種腐敗,乃至提起過去,就想到封建。封建→腐敗→過去→封建→腐敗→過去……在那時期,在廣大人民的意識里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歷史的真相、文化的精神和人民的自由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發(fā)展力完全都被封殺了。以致即使到了今日,雖然已經有人了解到“固本培元”的重要性,想要重建自己的文化,尋回自己的靈魂,但是這個循環(huán)的作用力還梗在那里,頻頻作祟呢。
讀者諸君: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但歷史的意義,卻是主觀取向的。歷史是多面的,全憑各人的意識、立場和需要而取義。或者有人為了某一目的,不惜丑化過去,但“一面之詞”畢竟不能代表“多面的全體”。
在時過境遷的今日,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如果要尋回自尊,要使全民團結愛國,我們就要停止大力丑化自己過去的那種做法,不然的話,自尊從哪里尊起?愛國從哪里愛起?因為我們已經被丑化成為一個不足為尊、毫不可愛的民族了嘛!再說,西方世界不惜代價來美化它們的文化,我們卻不惜造謠來丑化自己。時處資訊交流的大時代,想要不崇洋媚外,勢比登天還難。這是有識之士,不可不知的道理。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當局應更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取向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