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高層意識

生命的軌跡 作者:(美)史蒂芬·阿若優(yōu)


在這本書里我經常用到"高層意識"或"高層覺知"這類名相,尚未探討到占星學的某些特定元素之前,我們必須先厘清這些名相。某些占星家曾公開表示從本命盤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意識演化階層--根據某些相位和行星的位置,可以得知一個人的靈魂演化是否很高,或者是不是"老靈"等等。我覺得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不但會誤導一個人在自我認識上的方向,而且會導致與別人相處時的自我合理化態(tài)度,尤其是那些經驗不足尚未發(fā)展出深刻認識的占星生手。我們都是朝著愛與光明在發(fā)展的掙扎中的靈魂,或許我們各自所處的位階有所不同,但都是走在同一條路上。此生的本命盤象征的就是我們在這條路上所處的特定階段。丹恩·魯依爾曾不厭其煩地解釋本命盤如何揭示生命的構成模式在《占星、心理學與四元素》的第四章里可以找到這些結構的復雜解析。但本命盤并不能顯示此結構里的內涵和意識階層。雖然一個有靈性傾向、對心理層面敏感的占星師往往能直觀到別人的意識階層(若想幫助案主認識自己,就必須有能力細致地描述個案的意識階層),不過這樣的洞識主要是源自于占星師本人,而不是憑著本命盤就能夠看出來的。理想上一個人確實可以直觀眼前的案主來達成深度的了解,并能直覺地綜合本命盤里所有的能量模式,但即使有足夠的敏感度可以感應到對方的意識階層,也必須在下論斷時十分審慎地運用這份直覺。本章一開始便引用魯依爾的一段話來說明為何要如此審慎;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的,我們的理解層次和我們的價值觀,往往會限制住我們的客觀性以及咨商的有效性。

從本命盤推測案主的意識層次或靈性發(fā)展的程度,是一種十分受制的咨商方式。難道我們無法在此生讓自己的意識有所成長嗎?但愿我們能夠!我很幸運有一對比我小十歲的同卵雙胞胎妹妹,我一直看著她們成長,發(fā)展出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們出生的時間非常接近,她們的本命盤也幾乎完全相同,連上升星座都只差一又二分之一度。根據某些占星家的說法,這兩個人的心靈發(fā)展應該處于相同層次才對;雖然兩人的本命盤都能正確而概括地描繪出她們的心理特質,但其實她們的心靈層次是截然不同的。其中之一是素食者,對占星學感興趣,很能自省,特別有靈性傾向;另一個則非常外向,完全不像她姐姐那樣對這類事物感興趣。

我們不但要知道占星學能產生什么作用,同時也要知道它的局限是什么,因此我必須在此強調,我們不能只根據占星學的論據來判斷一個人的意識層次。此外,雖然本命盤清楚地彰顯出原型式的業(yè)力模式,但我們仍然無法從星盤中看出這些模式的明確示現(xiàn)方式,也無法知道一個人將會遇見什么樣的業(yè)力,我們只能把本命盤看成是一面鏡片,借由它我們的注意力以及感應力可以集中;當然某些人確實有能力借由感應力來覺察特定業(yè)力經驗的細節(jié),不過這跟單純地運用本命盤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因此到底該怎么解釋"高層意識"呢?我所能想出的最佳類比就是電力與燈泡的關系。意識能量(電力)流動得越強烈,覺知(光度)就越清醒。一個不知不覺的靈魂就像是一支十五瓦特的電燈泡,而一般人大概是六十瓦特的燈泡;高階禪定門徒也許能達到兩百瓦特的亮度,但一個完美的靈性大師卻可能接通無限量的光源;即使用一兆瓦特的燈泡都不足以象征這種層次的意識。當我們的意識能量專注和純凈到某個程度時,覺知之光便可能在此生中從七十五瓦特提升至兩百瓦特的層次。或許這個類比有點笨拙,但重點是我們的本命盤確實顯示出被我們這個層次的覺知所照亮的潛能結構。這覺知之光若是能加以培育、滋養(yǎng)以及獲得發(fā)展的機會,那么本命盤所彰顯的能量形式的輪廓,就能夠在日常生活里以更正向更融通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我們若是能夠讓這種情況發(fā)生,便是真的有所成長了--心理與靈性的成長--而這也是一種真實的自我轉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