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什么都不是!你是誰?

狂喜之后:踏上內心的探險之旅 作者:(美)杰克·康菲爾德


在20世紀60年代,有位西方人士初見他的上師耶喜喇嘛(LamaYeshe)。他是有名的導演和電視制作人,如今他已成為喇嘛二十多年了。當他和耶喜喇嘛初識時,耶喜發(fā)現(xiàn)這位和自己有宿緣的學生是拍電影的人?!芭?,你拍電影,制作電視節(jié)目呀?我(是)好演員。我(是)最好的演員呢!”耶喜喇嘛大笑,“我什么角色都能演,你明白吧,因為我整個人放空了。我是一片空無?!闭Z畢,他又大笑起來。

女詩人埃米莉·狄更生(EmilyDickinson)也指出我們直覺的本能認得出這份真理!

我什么都不是!你是誰?

而你也什么都不是。

這些有關非我的神秘敘述,到底是什么意思?某位禪修者視這份空性的體悟是啟動靈修生命的契機。她在印度各地遍訪名師與高僧,多年后,從亞洲游歷回來,她仍然維持數(shù)日禪修的習慣。

有一次我到山上去。那天醒得很早,外面仍一片漆黑。我日復一日安靜地坐著,然后發(fā)生了一樁最美妙也最令人驚異的經(jīng)驗。我消失了。我所認知的一切身份都消失無蹤。剛開始我無法描述這份感受,無以名之,連涅槃都無法解釋完整,因為它無始終亦無名姓。這真是至樂(bliss)的體驗。我知道自己的身心不再屬于個人,它跟這世界融為一體。

在自我的空性里面,世界變得透明,澄澈且單純。我們視自我為分離的個體是不確實的。俗見所認定的自我消失了,它遁入一片寂靜、安詳,遁入生命的純粹體驗之中,不會有人獨占那份喜悅的經(jīng)驗。當我們認出自我的空性之后,就會接著理解空性的第二個面向,即世間所有現(xiàn)象的空性?!断鄳俊罚⊿amuttaNikaya)這部佛典是這么解釋空性的:

假若有個人看得見恒河上面浮沉的浪花,在仔細檢視之后,他會發(fā)現(xiàn)每個泡沫都是那么的空虛、幻化及脆弱。若我們也是以同樣的方式仔細觀察六識的運作(眼、耳、鼻、舌、身、意),那么從所有這些感官經(jīng)驗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到,它們其實是虛空且無我的。

自我的空性,引領我們體驗虛空的本身,這是萬物所由生,充滿動能和生機的空性。在佛教傳統(tǒng)里,對于空性的覺悟正是通往涅槃的大門。而心靈的解脫,則被形容為未出現(xiàn)、未被創(chuàng)造和受限制的混沌狀態(tài)。

這份邁向涅槃之門的領悟,長期以來都借著神秘主義者向世人預示。我們有許多方式進入這個境界。其中三種最常見的途徑是禪修,遇見大覺者以及與天地之靜寂深層融合——我們整個人因此變得澄澈透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